今天紫薯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电商大佬哪里去了,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如何看待互联网接连隐退?

近几日,京东发布了CEO刘强东退任的消息,根据京东公告显示,下任CEO由总裁徐雷担任,刘强东将致力于乡村振兴实业。消息一出,刷遍了互联网,引起了广泛的热议。这并不是互联网首例隐退,早在几年前,阿里巴巴马云、字节跳动张一鸣、拼多多黄铮等都在当打之年选择隐退,“退隐”似乎成为了互联网大厂的趋势,而且退隐的套路基本一致,对外宣称自己想做点喜欢的事情,从事自己的梦想。从我的视角来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互联网接连退隐:

一、功成名就,明哲保身。

国内互联网近几年发展的十分迅速,甚至出现了“野蛮生长”的趋势,产业变得越来越集中,垄断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一些互联网巨头会出现不正当竞争的局面。国家政策在最近也变得更为严格,反垄断调查让互联网的发展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性,一些不合理的行为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措施,作为企业的头号人物,CEO首当其冲,进退两那么。所以,在这个时候选择推出不啻为一种明哲保身的行动。

二、削弱名人效应,规范企业发展。

CEO为企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企业内享有极大的话语权,的隐退有利于让企业的管理从个人英雄主义向着制度化、专业化的方向改变,避免了一人决策产生严重后果局面的出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减速,巅峰之后存在的问题就是能不能让公司继续健康的发展下去,的隐退为企业更加规范的发展模式埋下了种子。

三、已经实现财富自由,提前享受生活,保持身体健康。

互联网大厂的规模很大,光是领导层就达到上千人之多,对于企业的老大,管理这样的企业需要耗费大量的心力,对于实现了财富自由的来说,健康显得更为重要。所以,这种情况下,们的隐退无疑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表现,想着实现自己更大的社会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升华自我。逃避来自数千人的压力,保证身体健康。

四、们的退隐不是退休!

们隐退不是退休!在我来看,是另外一种管理公司的模式,是一种幕后的“隐身”。激流勇进,释放权力让二把手、三把手发挥自己的才能,无疑是一种深思熟虑之后的解释。在关键的时刻,他们可以随时选择回归,重新掌握企业的大舵,掌控企业的发展方向。

马云、黄峥、刘强东等电商纷纷隐退,背后是什么信号?

不经意间,大家发现电商们似乎一个一个的都隐退了。

最开始是马云退休,接着是黄峥也退了,再到苏宁的张近东,再到近日的刘强东,这些大名鼎鼎的,曾都是一方旗帜的们,都慢慢的消失在公众面前了。

张近东也许不是自愿的,但马云、黄峥、刘强东则都是自愿的,这么多人,先后隐退,也许 有人认为是巧合,但我认为,这不是巧合,背后还是有很多原因的。

其实从这些人的隐退,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论,以马云、刘强东和他的朋友们为代表的第一代电商人,已经到了退场时刻。

他们曾经享受到的时代红利,令他们羽翼丰满;而他们为时代进步作出的贡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

但随着时代的,个人决策对公司的走向已不再起决定性作用,也许以前的野蛮生长时代,一个创意就可以撑起一家公司,但 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过程中不断规范中,电商巨头们,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体系、规则、制度等,已经“不需要”们的创意了,没有们,一样能够运转自如。

过往,这些们就是公司的象征,就是形象代言人,一定程度上而言,确实能够使公司人格化,也能够提升公司的知名度,但公司与个人形象是绑定在一起的。

长远来看,这对公司是不利的,一旦们有什么风吹草动,影响的不只是个人,而是整个公司,这个就有很多故事了,大家都明白的,不多说。

所以在将公司形象与个人形象分割开来的过程中,找一个好的接班人,然后隐退是最好的办法之一。

当然,不管们退不退隐, “江山代有才人出”是 历史 的必然,只要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他们都是要退的,或早或晚而已,也不仅仅是电商领域,其它的领域也是如此。

而现在他们早早的退隐了,也说明他们已经找到了值得信任的接班人,这也算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吧,但同时也可以很肯定地说,们是隐退了,但 电商江湖,只会比从前更精彩。

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均退下一线

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均退下一线

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均退下一线,根据4月7日,京东集团所发布的公告,京东集团总裁徐雷将出任京东集团CEO,负责日常运营管理,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均退下一线。

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均退下一线1

徐雷上位 刘强东仍握战略决策权

公开资料显示,徐雷于2007年5月担任京东市场营销顾问,并于2009年1月正式加入京东,历任京东商城市场营销部负责人、无线业务部负责人、京东集团CMO。2018年7月徐雷担任京东零售集团CEO,连续三年带领零售业务实现高质量增长。去年9月6日,京东曾宣布徐雷升任京东集团总裁,负责各业务板块的日常运营和协同发展。

在徐雷两次任命的公告中,刘强东对京东的控制不减反增,而在最新的公告中更是增加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这意味着刘强东仍然对京东重要战略有决策权。

黄峥辞任董事长 未来将投身科研

与刘强东对京东的控制不减反增不同,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则是真正的退居幕后。

去年3月17日,拼多多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的同时,创始人黄峥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其辞任董事长,由联合创始人、现任CEO陈磊接棒。

黄峥在2021年度致股东信中表示,在不再担任董事长和拼多多管理职位后,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让其意识到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要改变就必须在核心科技和其基础理论上寻找答案。

黄峥表示,辞任董事长后,自己将更多结合个人终身兴趣,致力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为十年后的拼多多探索高速高质量纵深发展的新空间。

早在201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黄峥便表示:“希望未来能转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人员”。他曾以40岁后就不参与商业,而参与科研发明了避雷针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为例,说明为何非营利性的全心全意的科研工作对人类的贡献会更大。

先后辞任CEO、董事长,放弃超级投票权,黄峥几乎完全从拼多多中抽身而退。但黄峥控制的拼多多股份比例仍有29.4%,作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大股东,黄峥仍然对拼多多有着隐性影响力和决定权。

马云平稳过渡 全权交张勇管理

而早在2013年,马云就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六年后,他进一步卸任集团董事局主席,把公司全权交由张勇管理。

2019年9月10日晚,在杭州举办的阿里巴巴20周年年会上,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职位,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接棒。

当天是教师节,也恰逢马云55岁的生日,他宣布辞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之位,他在辞职公开信中写道:“大家知道我是闲不住的人,除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和为合伙人组织机制做努力和贡献外,我想回归教育,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

张近东辞任董事长 苏宁易购无实际控制人

而就在不久前的2021年7月12日,另一家大型电商平台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张近东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随后的7月29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表示,苏宁易购新一届董事会产生,黄明端成为新任董事长。

本月4日,前中超江苏苏宁队球员杨家威通过个人社交平台讨薪,称“希望国米张主席在享受喜悦的同时,能够想起我们的悲痛。”A股上市公司苏宁易购2020年年报显示,国际米兰老板张康阳系苏宁创始人、实控人张近东之子。

《证券时报》记者去年2月28日报道称,“2020年11月开始,苏宁就已多次陷入债务违约、资金链问题的传闻。张近东父子将苏宁控股股权全部质押给淘宝,借款10亿元。进入2021年,张近东与苏宁电器集团的股权质押动作更为频繁。”据财报,2021年苏宁易购归母扣非净利润预亏439-449亿元,而公司4月1日总市值仅324亿元。

高度紧张的资金链倒逼苏宁求变。2021年7月30日苏宁易购发布股权变更公告,实控人张近东父子持股比例由2020年的44.92%降为21.74%,略高于淘宝(中国)持股19.99%,但低于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和二期的22.55%持股比例。

这意味着,经过系列资本运作,苏宁创始人、原老板张近东已经失去对苏宁易购的控制权。3月25日,董秘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现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

京东去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其实现净收入27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0%,Non-GAAP下的'经营利润达到28亿人民币,好于去年的12亿,在整体消费不景气的四季度,京东业绩体现出了抗压性。

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均退下一线2

近段时间以来,多个电商平台高层变动频频。4月7日,京东集团发布公告称,京东集团总裁徐雷将出任京东集团CEO,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并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汇报;刘强东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

而此前,4月2日,天眼查App显示,蒋凡不再担任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阿里巴巴迅犀(杭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阿里回应情况属实。各大电商公司高管频频变动的背后有何深意呢?

京东管理层迎来交接期 “接棒者”徐雷被寄予厚望

根据4月7日,京东集团发布的公告,京东集团总裁徐雷将出任京东集团CEO,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并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汇报。

这在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看来,徐雷接棒刘强东,出任京东集团CEO,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儿。

“比如徐雷创立的618,现在的618已经从京东的店庆日,演变为全民参加的年中购物节,与双11一起,成为电商从无到有打造的非常热闹的两个节日。再比如他提出的‘晚8点’,重新定义了‘双十一’。” 刘兴亮表示,别看只有4小时的前移,但意义重大。

“创立618,是从无到有,是从0到1到100,打造成一个全民参与的购物节,这是非常难的事;而提出晚8点,则是另一种难,是打破市场多年节奏的难,是打破消费者固有认知的难。”

对于徐雷接棒刘强东出任京东集团CEO,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近年来徐雷职位不断提升,在京东集团内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幕后走到台前,加上徐雷已是京东的“老人”,以他为首的管理层团队,也初步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因此能最终接棒刘强东是意料之中的。

“徐雷面对的挑战并不少,他肩上的担子已由京东零售扩展至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京东科技等子集团,同时,他还担任达达集团和万物新生集团董事,相较此前责任更加重大。”

刘强东不会彻底远离公司业务 跳出现有视角审视京东

京东集团发布的公告称,刘强东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

对此,刘兴亮指出,刘强东此次卸任CEO一职,也意味着其将进一步远离一线日常业务,聚焦长期战略。在此番卸任后,刘强东仍会参与京东每月SEC(战略执行委员会)会议、每季度的经营分析会等,不会彻底远离公司业务,还是会参与对经营和战略的决策。

“所以,京东和另外两家电商巨头是不一样的,马云和黄峥都是彻底退出了阿里和拼多多的管理,董事长和CEO的职务都撤了。而刘强东依旧还是京东集团的董事局主席。”

在刘兴亮看来,京东要想赢在下一个十年,除了要保持现有基本盘的稳定运营,还得让深度了解企业的创始人跳出现有的视角重新审视京东,确保发展路径不跑偏的基础上指引京东发展的新象限。而刘强东此次卸任京东CEO一职后,并不会彻底远离公司业务,也有利于他能跳出现有视角审视京东。

阿里海外业务 有望成交易规模和用户增长的新引擎

“随着蒋凡卸任三家阿里系公司董事长,可以说蒋凡的淘系时代已经过去,如今要看戴珊的淘系时代。”莫岱青表示,从当前公布的相关财报数据来看,对于接任者戴珊来说,压力不小,淘系电商实现新的突破。

“对蒋凡来说,调往管理海外业务,也是对他自身的一次历练,并且海外业务的开发对阿里来说也至关重要”。在莫岱青看来,面对行业越来越复杂的竞争环境,以及京东、拼多多的追赶,阿里需要作出调整来应对,淘系作为阿里的基盘在不断被瓜分,而海外业务有望成为阿里交易规模和用户增长的新引擎。

“因此阿里也需要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多点开拓。”

电商殊途同归纷纷“隐退” 淡化企业个人色彩

近年来,互联网“隐退”成常态。去年以来,已有多位互联网巨头创始人宣布投身更长期的事业,阿里巴巴马云、拼多多黄峥、字节跳动张一鸣、京东集团刘强东等纷纷“隐退”。

“互联网竞争白日化,企业间从也‘战术’转向了‘战略’层面竞争,” 莫岱青表示,此举可以更加完善公司的组织架构,加入新鲜“血液”,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莫岱青看来,这些创始人无疑是“殊途同归”,选择“退隐”都是为人处世的一种高超智慧。“他们能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主动、逐步淡化个人对公司的影响、控制,交出‘接力棒’,确保公司平稳过渡,并保持创新与活力,实属不易。”

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均退下一线3

今天(4月7日)国内互联网讨论热度最高的话题莫过于刘强东卸任京东集团CEO,根据京东公告,集团总裁徐雷出任京东集团CEO,将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汇报。

刘强东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中。

有媒体整理后发现,至此,国内电商三大平台的创始人均已卸任CEO一职。

在京东刘强东之前,去年3月17日,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其辞任董事长,由联合创始人、现任CEO陈磊接棒。更早的2020年7月1日,黄峥发全体信称董事会已批准其辞去CEO一职,前首席技术官陈磊将接任首席执行官。

虽然黄峥仍是拼多多大股东,但其表示自己将更多结合个人终身兴趣,致力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为十年后的拼多多探索高速高质量纵深发展的新空间。

另外更早些时候,马云2013年就辞去了阿里集团CEO,2019年卸任董事局主席。

在中国互联网圈,类似有些创始人“激流勇退”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辞任董事长的苏宁张近东,已经卸任字节跳动董事长、CEO的张一鸣等。

虽然有些创始人依然扮演者影子老板的角色,但就现代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新时代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了。

马云离开阿里,刘强东离开京东,们离职套现说明了什么?

“京东老总刘强东卸任两个月,减持京东股份,套现22亿。并且疑似在海外购买豪宅!”

这应该是电商圈最大的新闻了。很多人看到这个新闻,都在破口大骂京东强割韭菜。其实,人家套现的是美股。如果说他在割韭菜,那也是在割美国人的韭菜,和国内的投资者无关。从阿里马到京东强,这似乎也在传递一个信号:电商,离职就套现。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为啥电商都会离职套现?

1 . 上市的本质就是为了圈钱套现

为啥公司要上市?电商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圈钱,然后套现么。像京东强和阿里马,都算是电商圈的、成功人士。他们在位时,把公司带到了一定的高度。现在退休了,第一件事情是什么?肯定是享受生活。怎样才能享受生活?那必须要有钱。虽然有人说,他对钱不感兴趣。但是,他想要过锦衣玉食的生活,还真的离不开钱。手里握有那么多的市值股份,想要有钱就很简单。一点点的减持,很快就能套现一大笔的钱。一个人努力半辈子,最终的目的,基本上还是离不开钱。所以,很多上市公司老总,在位时为了公司考虑,不会减持股份套现。但是,退休以后,他们会更多的为自己考虑。套现,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2 . 套现离场,也从侧面说明:电商的未来,或许不容乐观

电商的兴起,确实带动了一大批的下游产业,对实体经济的打击,非常的大。但是这两年,国家的经济重点,开始慢慢的扶持实体经济。电商的未来会怎样,还能不能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都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另外,这两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都不景气。这其中也包括电商,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往年异常火爆的双11,618购物卡,这两年都是静悄悄的,没有啥大的声响。普通居民手里没钱,消费能力大减,电商的日子也不好过。们的眼光都比较远,看问题也比较有前瞻性。可能是意识到,电商的前途不明,所以想及早的套现一笔钱,防止出现意外。

不止是电商,基本上所有的行业都一样,上市就是为了最后的套现

股票市场就是蔬菜园,每一只股票就是一个大棚,里面都是种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时不时的,就打掉农药、上点肥,好让韭菜的苗头长的好一些。这样就能让韭菜们觉得,自己也是股民。等到看守大棚的人,想要过退休生活的时候,就会走进大棚里,毫不留情的一茬一茬的割。很多上市公司,当初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圈钱套现。现在要退休了,自然就开始挥镰刀割韭菜了。套现,就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黄峥之后,电商三巨头已全部隐退

有一个故事曾在浙大留学圈传播甚广。

故事的主人公是黄峥。2002年,黄峥从浙大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

那时候,由于中国学生在美国GRE考试中成绩太好,以至于美国一些学校怀疑GRE考满分的中国学生有问题。

而黄峥可以精确控制自己的GRE成绩,使之保持在既能被美国学校录取、又不会引起怀疑的分数。

这样的人,一般被称为“学神”。

遗憾的是,纵使是“学神”,也难算准时代的风声。

马照跑舞照跳,时代已经不允许有些人当主角了。

1

激流之下,黄峥退了

3月17日,电商新贵拼多多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拼多多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同一时期,阿里巴巴年活跃买家数为7.79亿,京东为4.72亿。

辞任后,他持有的1:10投票权也将失效,名下股票三年内锁定不出售。

早在2020年7月,黄峥就卸任了拼多多CEO一职,这一次,连董事长也不当了,他要去:

黄峥此举被外界解读为“退休”,但实际上,黄峥今年才41岁,正处于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更重要的是,拼多多诞生还不到6年,正是打攻坚战的时候,远没有到可以自由潇洒的地步。

所谓的退休,更多是一种“退而不休”。在拼多多的股东名单中,黄峥目前的股份为29.4%,依然是第一大股东。

黄峥的投票权委托拼多多董事会以投票的方式进行决策,而在目前拼多多6位董事中,基本上都是黄峥最亲密的战友。

此外,在拼多多的股权架构中,还有着同股不同权等多道“保险杠”,这家公司依然姓黄。

所以,退休是不可能退休的, 让黄峥急匆匆隐于幕后的,更可能是汹涌的舆论。

一个成立不到6年的电商平台,不仅早早上市,更后来居上一跃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黄峥带领下的拼多多确实耀眼。

但拼多多在极速飞奔的同时,问题也如影随形。

刚成立的时候,从下沉市场切入的拼多多,身上一直是“假货”“低端”的标签。百亿补贴后,又被贴上了“烧钱”“败家”的标签。如今,更是深陷“员工猝死”“卖盗版书籍”的漩涡之中。

在外部,拼多多宣传“拼得多省得多”;而在内部,拼多多倡导的是“拼得多挣得多”。

这背后,是拼多多近乎畸形的高效。

2021年初,拼多多员工“润肺”的猝死事件引出了拼多多针对员工的一系列违规操作:

一路狂奔的拼多多,一度处在价值观的漩涡中心。

稀释股权、隐退幕后,黄峥一直想从这个漩涡中抽身。

2

电商三巨头都退了

黄峥的后退,无意中创造了 历史 。

如今的互联网已是商业世界的中流砥柱,中国电商平台也已经坐上国际市场的牌桌,其中的翘楚,便是阿里、京东与拼多多。

而随着黄峥的辞职,这三家公司的创始人,马云、刘强东、黄峥都已退居幕后。

放在全世界,这都是一个奇观。

纵观大洋彼岸的互联网巨头,扎克伯格、贝佐斯等人依旧奋战在一线,丝毫没有退隐的心思。

虽然都是退居幕后,但三个的路径却大有不同。

2019年教师节,55岁的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职。

马云的一生,跌宕起伏。他曾三次创业失败,也曾多次经历至暗时刻,但最终带领阿里巴巴走向了成功。

本以为从此潇洒快意,但谁曾想,马云的光彩被定格在2020年10月24日。

那一天,马老师在外滩金融峰会上开炮,当着一众金融高层的面,直言“银行当铺思维”、“中国金融没有系统”,将中国银行业嘲讽了一番。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监管部门约谈,蚂蚁IPO暂停,反垄断呼啸而至。

这之后,马云整整“消失”了88天。

以外滩演讲为分界点,马云和他的阿里,遭遇创业以来的最大危机。

而刘强东,在大洋彼岸败走明州。

明尼苏达一声炮响,江湖从此只剩下东哥的传说。

早在2018年,刘强东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不会在65岁前退休。

没想到反转来得猝不及防,明尼苏达案结案前8小时,刘强东亲自签发了《京东商城组织架构调整的公告》,调整后,多个事业群负责人不再向刘强东汇报,而是向京东集团CMO、京东商城轮值CEO徐雷汇报。

到了2020年,跟刘强东相关的消息只有“卸任”。

资料来源天眼查

在此之前,京东一直与刘强东深度绑定,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京东的二把手是谁。

可以说, 刘强东既是京东的壁垒,也是京东的软肋。

京东最终没能在刘强东的带领下打破BAT的格局,他不再是弄潮儿,他已经退到了岸上。

总结三个巨头的隐退,星球商业评论文章里的一句话非常到位:

男同志一定要管好“三巴”。

3

膨胀的巨头

回过头来看,过去的20多年,是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机遇之年。

1994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率先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了国际互联网。这一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元年。

这之后,2003年的非典成了互联网发展的契机,2009年移动互联网迎来腾飞,中国互联网从此势不可挡,一批巨头也由此诞生。

以阿里为例,新财富曾做过统计,阿里巴巴从2014年至今年报披露的重大股权投资,金额合计3958亿元。在一张号称“最全阿里投资概念股”的表格中,与阿里存在股权关联的公司总市值高达4万亿。

资料来源天眼查

以2019年GDP来做对比,这一数据能超越上海和湖南,排在全国第九位。

互联网巨头们的能量,深不可测。且已经超越了传统单一行业的垄断性大企业,正在向超级巨头演化。

知名博主“兔主席”就曾对互联网巨头做过一个梳理,他提出了三个维度:大企业、互联网、资本。

这三个维度存在叠加效应,如果只有一个维度足够大,就称为1.0效应。在1.0效应中,华为、百度、瑞幸分别是大企业、互联网、资本的代表。以此类推,2.0效应指的是两个维度的叠加,3.0效应就是三个维度的叠加。

而如今的互联网巨头,就是3.0的代表: 大企业 互联网 资本。

对照一下,阿里、腾讯、美团等巨头似乎都是如此。

在此前的文章中,笔者也曾提出过一个论断:

如今“看不到边界”的互联网巨头,已经超越了吴晓波提出的四大利益集团(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产阶层、有产阶层)的范畴,成为了第五种力量。

在互联网巨头的生态体系中,既交织着有产和无产(劳资关系),又包含着中央和地方(产业与城市),但与此同时,它们似乎又游离在这四大利益集团之外,看不到边界。

这样的趋势让人感到不安。

4

尾声

仅仅两年前,垄断这个词离人们还很遥远。

互联网巨头们也曾是国人眼里的“希望”。无论是电商平台购物带来的方便,还是支付方式带来的变革,都在很大程度上为它们赢得了 社会 舆论的支持。

但风向骤然变化。

从马云“飘了”,到蚂蚁金服上市搁浅,再到监管高层的一个个重锤,最后落地为三巨头受罚。

在此之前,互联网巨头们用电商搞垮了实体小店,用网约车抢了出租车的饭碗,用外卖流量入口绑架了餐饮店老板,还要用资本补贴下的送菜服务逼死菜市场小摊贩。

到最后,大家发现,那些被挤垮的小老板、小商贩、小生意人……变成了快递员、外卖员、滴滴司机和送菜员。

大家失去了一切,变成了互联网巨头的打工人。

有人甚至说,这就是新时代的圈地运动。

当巨头们开始利用自己的行业垄断地位,“虹吸”金字塔底层民众的财富时,它们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正如南方周末说的那样——

反垄断不是反对富人,而是反对为富不仁。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电商大佬哪里去了。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紫薯百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