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紫薯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电影冈仁波齐看后感,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冈仁波齐》(《pathsofthesoul》)—信仰的力量

《冈仁波齐》(《pathsofthesoul》)—信仰的力量

周末在家,受俞敏洪老师启发,一个人安静的坐在书桌旁观看《冈仁波齐》。它算是一部冷门片,看完难免有些迷茫与难受,空落落地不上不下。或许是因我对这部片子怀抱了既定的期待,关于冈仁波齐,关于信仰,关于迷茫人生中一直苦苦追寻的方向和答案。然而电影里却未明确释出,这部小众文艺片(纪录片)平铺直述的贯穿始终,冗长的开头,毫无情节起伏。处于无法辨明本就本色出演的朴实藏民的背景下,却在手板“咵——咵——咵”三声响起后,目睹到朝圣者“唰”的一声整个身体匍匐到地,磕头,再“咵”一声后站起的画面后,心灵着实被震慑到。

《冈仁波齐》是一部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故事”的电影,却用朴实无华诠释着美。它所有的“故事”,都是由老人、孕妇、孩子、失意的少年和有意赎罪的屠夫组成的朝圣队伍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些起居、吃饭、诵经、扎营等琐碎的日常。以及,最重要的,磕头。

影片不厌其烦地多次表现了队伍中每个人磕头的神情与姿势:始终目光专注、姿势规整、步伐稳健。当被偶遇老人纠正细节之后,仍毫无怨言,端正姿势与态度,重回队伍中来。

如此的重复,再重复,叩首,再叩首,一行人从西藏最东边的芒康,一路走到了拉萨,而后又从拉萨,走到神山冈仁波齐。2700公里的路途,一步三叩首,没有一个人落下一步,来自芒康的十一位藏民,怀着不同的理由,一路向西朝圣。

片中的冈仁波齐(Kangrinboqe)位于东经81.3°,北纬31°,是冈底斯山的主峰。又是世界公认的神山,被誉为神山之王。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雍仲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

由南面望去可见它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冈仁波齐峰经常是白云缭绕,当地人认为如果能看到峰顶是件很有福气的事情。

千百年来朝圣者络绎不绝,在通往神山的一条条道路上,形成了一个耐人寻味、令人感慨的永动流。神山已深深地寓于西藏的宗教历史文化之中,她神奇诱人,是人与神、人与自然结合的精神之山、文化之山、信仰之山。

他们这样一群人沿路叩头祈祷,最后到“神山”之下绕山朝拜数圈,才算完成宿愿。要是在朝拜中死去,那便是福高德重,从圣地升天;要是朝拜回归,便得到当地居民无限的崇敬,因为到过“圣地”,且取得“圣水”、撮得“神土”而回,堪称功德高深。

一年里在这条路上的四季有新生命的啼哭,有运输工具的毁坏,有耄耋老人的逝去,但这些都未曾熄灭他们对冈仁波齐向往的心焰。电影中几处情节给人印象之深,小女孩磕头的循环动作致使额头被磨破,有心的母亲教导她:“不要怕,继续磕,磕头会带给你智慧”;屠夫疲惫停歇时,小女孩带着甜甜笑意的一句“加油”;路遇积水,一行人相互对视于不言中,摘下羊皮围裙扑到水中继续朝拜的选择;朝拜者停下脚步为不起眼的昆虫让路的默契;孕妇在途中惊人又坚韧的意志力等

不禁想到仓央嘉措的诗: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我往山上一步一步的走,雪往下一点一点的下,我和雪约定的地方,想起了我的母亲,我们都是同一个母亲,但是我们的命运却不一样.”我在回味,不断反刍着影片的点滴,信仰的力量,让一切显得那么饱满,那么醇厚。

我一直坚信,虔诚始终存在,并且以一种古老、质朴和无声的方式在传承着,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有时平静,有时湍急。

作为追寻者与旁观者。感受大为冰火两重天,有些泪洒当场,有些嗤之以鼻。原来难以对话的两个世界,一部电影就像一个时空穿越的虫洞,开启了异次元世界的大门,把似乎是另一个文明的影像传递了“正常”的现代世界中。于是“正常”的人们争相猎奇,盯着屏幕里的人们做着令人匪夷所思的事,议论纷纷,有的人说“他们真美好”,有的人说“他们真愚昧”。好莱坞则评价道:“它描述生死,不卑不亢,不喜不悲。”

在我看来,现代都市人与西藏原住民,非先进与落后,而是两种不同的文明,却都有着心之所向。对很多藏民来说,宗教就是生活,生活则是信仰。

我更加向往西藏,那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雪域风光是何等迤逦壮观,数座高原,十万牛羊,五百牧云,三千佛唱,天光云彩,雄峰叠嶂。珠穆朗玛万山之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苍劲雄浑,纳木错涌起海洋般的潮汐,羊卓雍错泛起宝石般的波澜,那曲的碧野新绿,林芝的江南春色,牦牛,藏羚,黑颈鹤,雪豹,孟加拉虎,就连当地的动物都有着非凡俗之相.那是我心底向往的远方,信仰即是我的方向。

影片结束在一片念经声中,朴树那饱经沧桑充满故事的声音低吟浅唱起来,或许果真如同歌词里那样:“no fear in my heart”「众生皆平等,只是有人更虔诚」开放式结局的朝圣者们最终会获得什么?是心灵的净化与满足,还是生活的祥和与安康?无从知晓。我们所能知道的是,任时间流逝,任风霜雨雪,总有人一遍又一遍地绕着冈仁波齐转山,总有无数虔诚的人走在叩拜的朝圣征途上。

果然啊,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冈仁波齐》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

“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澎湃着心中火焰,燃烧无尽的力量,那是忠诚永在。”

《冈仁波齐》这部片子看了半个月了,一直想写写感受,但总是下笔困难。正式开始写的时候,脑子里全是关于《深海》这首歌的歌词。这部片子最震撼我的,始终是信仰的力量。

“哥哥的梦想就是有生之年能去一次拉撒,可是他走的早。”

故事的开始,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一辈子跟在牛屁股后面,他心心念念的想着的是,替哥哥走完他未曾开始过的朝圣之路。

侄子感念叔叔多年来为家人的付出,决定过年之后就带叔叔去拉撒和冈仁波齐朝圣。

消息在村子里不胫而走。大家纷纷表示,希望他们带着自家孩子一起上路。

于是11个人的朝圣团队就这样组成了。

人群中有70多岁的老人,未完成哥哥的遗愿。

有杀了几十年牛的屠夫,为了赎罪。

有身怀六甲的孕妇,为了祈福。

有八九岁懵懂的小女孩,只是因为想要去。

他们走出家门口背后是送行的人群,前面是两千多公里的未知之路, 他们不带一丝做作的抬起脚步、仰头、双手合十、五体投地,我的泪水瞬间花落,为他们朴实的信仰。

他们不觉得一群人一路长磕头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因为那是他们的信仰和梦想。

之前听说西藏人把一辈子去一次拉撒、大昭寺朝拜当成是毕生梦想。就像我们努力赚钱攒钱买房子买车子,他们会把辛苦赚来的钱都用在完成一次朝圣。

整个影片其实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冲突矛盾让情节更丰富,让故事更动人。只是平淡的叙述了11个人这一路上遇到的各种状况。

但无论遇到什么状况,他们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矛盾。

遇见水,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在水中磕过去。

队伍中的孕妇生了娃娃,他们集体停下来到小镇上去接生。孩子满月后继续上路。

他们的车子被撞坏了,他们丢下车头男人推车,女人磕头。车子停下来,他们再走回到上次停下的位置,慢慢磕过来。

他们也遇见了很多人。

没有柴了,就去附近的农家借一些来。

被好心的老人家收留,他们所有人帮老人家翻完了土地再上路。

有人指出他们的磕长头时的错处,他们虚心接受,立刻改正。

在拉萨他们遭遇了“经济危机”,于是几乎所有男人去出去打零工赚钱。

18岁的少年遇见了理发部的少女,但他们筹完资金,依旧继续上路。

我想说,信仰使他们无法停下脚步。

最终到达神山冈仁波齐,老人杨培以羸弱的身躯完成这一生唯一一次的转山,最后死在神山脚下,与神山同眠。

埋葬了老人,他们继续上路。

故事到这里结束。

而值得我回味的东西却远远没有结束。

有人说,他们的朝圣之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传奇,这一生已经足够精彩。

是的,人生的每一步都要自己走,但我更想说的是关于信仰,没有信仰就没有这一场朝圣。

无信仰,不知归处

去泰国旅行的时候,导游说过一句话,“信基督的,相信自己死后会去天堂,信佛教的,相信自己死后会去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信仰的人去哪呢?没有信仰,你就不知道自己的归处。”这句话当时不觉得怎样,先想想,其中也蕴含着一番道理。

有信仰的人更善于为自己做长远打算,不会为了一时的利益损害到自己的长远目标。而没有信仰的人,常常是得过且过,认为人生苦短,应该活在当下,及时行乐。

谁都没有真正的死而复生过,所以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去处是哪里,但是相比那些明确知道归处的人,对于此生之外茫然无知的那些人更容易迷失。

无信仰,多抱怨

《冈仁波齐》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最暖的是,无论是这11个磕长头的人,还是他们的亲人及路上遇到的人,似乎这部片子里的人,从来没有过抱怨。

在他们决定去拉撒的时候,他们的家人没有一个出来反对,所有人都是赞成。他们不会抱怨因为少了人就要多干活,也不会抱怨他们这一去会带走家里多少物资。

遇到狂风暴雪,他们不会怒骂天气。遇到同伴生宝宝,他们不会抱怨耽误了行程。遇到路过的车辆撞坏了他们唯一的运输工具,他们不会抱怨他的粗心,反而担忧他车上的那个严重高反的人。在拉萨遇到“经济危机”,他们不会抱怨,每个人各尽其力,去工地搬砖,替别人磕头。凑够了路费他们毫不停留继续上路。

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匆忙的时代。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简单的思考,太多的欲望、攀比,让我们失去了自己我。甚至忘了自己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而有时候,信仰就是我们心中最想要的那个“东西”。只有弱化对名利权情的欲望,才能凸显出我们最真实的渴望。

人的一生,总要做一件让自己满足让别人羡慕的事。

生命的强韧——《冈仁波齐》观影收获

冈仁波齐峰是藏传佛教四山之一,是西藏佛教、印度教和原始苯教等教的朝圣中心,也称“神山之王”。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

冈仁波齐,位于 西藏 西部 阿里地区 普兰县 北部八嘎乡境内, 中心位置在东经81.3°176′,北纬31°176′附近 。冈仁波齐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加上特殊的山形,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敬畏。

《冈仁波齐》电影由张杨执导,尼玛扎堆、杨培、斯朗卓嘎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17年6月20日在中国上映。该片讲述了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 ( 尼玛扎堆 饰) 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杨培 ( 杨培 饰) 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5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

电影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次仁曲珍在朝圣路上生产了一个男孩,于是男孩就和这个对我这个电影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朝圣路上出生的小孩。孕妇

面向一个既定目标展开前路未卜的追寻,接受沿途出现的一切可能,并且无谓好坏尽收囊中。

今天看了电影《冈仁波齐》,第一次看这种有

电影 |《冈仁波齐》:所有的恐惧都源于未知

《冈仁波齐》,刚上映就想去看的电影,奈何排片少,周末总没等到合适的场次。上周公司同事一起去看,结束后感觉到静水流深的力量。

电影讲述的是藏民前往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2000余公里,这一次,318这个文青淋浴池,并没有上演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惊人的平静,也惊人的深沉。

电影结束,情绪放凉之后,让我寻味最久的,是两个关键词。

1. 冲突

按照戏剧的逻辑,冲突本是不能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然而这个故事,甚至算不上是故事,我们像是抽离出来旁观了一段别人的生活。

冲突在这117分钟里消失不见:对话是生活琐碎,吃了没,过年怎么样,还不错。性格是无欲无求,共同信仰让他们生活无法摆脱集体主义,没有攀比,不论是非,所以无处起冲突。甚至在朝圣途中所有人唯一生命倚靠的交通工具被陌生人意外撞翻,冲突也没有因此而爆发。

这和我们的生活日常太不一样。我们的城市,每天的冲突无处不在。连续急促的鸣笛,火车站售票处长队里等不及的啧啧声,宵夜摊上越来越高的嗓门,公交上一个急刹车带来的推搡,无一不在预示着下一秒语言或是身体的冲突爆发。冲突源于哪里?是那一分一秒一次言辞上的上风真的生死攸关?还是我们过分关注自己,而忘了带一点点同理心去追本溯源?

也许是圣山终年积雪的封顶光芒过于闪耀,所有灵魂都变得渺小,又或者是在神灵教义的荡涤下,一切矛盾都不值一提。其实我们无需去判断对错,因为没有标尺。我更愿意在这样一部BGM都没有的117分钟里,去回归一种原始的天真,回到记忆还没有被考试、竞争、压力包裹,没有车房、业绩和社交需要考虑的原始状态里去:

那时候的理想和热情还在吗?对未来的路是否有了清晰的方向?目前的学习和工作状态,能否引导自己到达心中追求的地方?

拨开冲突的洋葱心,叫初心,我没忘了它。

2. 轮回

在2000多公里的318朝圣之路上,除了磨破的脚趾和磕破的额头,11人的朝圣队伍还迎接了生命的降临,送别了生命的远行。这一头一尾,加上中间的砥砺,正是构成生命的轮回。让我惊讶的是,他们面对这每个生命的节点时,表情和我们出奇地不同。

迎接生命到来时,我们往往是拉响12级“警报”随时待命,设想好各种应急方案,而他们,仅仅在孕妇半夜感到不适的时候,平静地来到诊所,经历过阵痛和撕扯,安静地等待孩子的啼哭。随后,像买了一件衣服一样平常,抱着孩子回到队伍里继续磕头。

是我们太小题大做?还是他们过分麻木?我想这是内心声音的真实外现:相信善缘,让他们无畏,缺失信仰,让我们无常。

突然想起蔡康永在《奇葩说》上聊过的一个问题:我们从小到大学习了太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唯独没有学会的,是面对死亡。

以前听妈妈讲过一个身边发生的故事:一个中年同事的父母是远近闻名的模范夫妻,母亲因为疾病去世,父亲始终都非常平静,没有伤感更没有落泪。这完全不符合他们平时相敬如宾的人设啊。后来得知,他的父亲照顾了卧病在床的母亲10年之久,知冷知热无微不至,人走的时候他说,能做的都做了,不遗憾。

是啊,我们面对死亡为什么会悲伤,常常是因为悔恨和遗憾。老大徒伤悲的前一句才是原因,少壮不努力。而假如…我一定…的句式,我看来是最虚伪和令人鄙夷的。放大能力的边界,上调能力的极限,用能够到事去踩碎一个个担忧,把未来提前,其实是补充了我们独立于世上的安全感。

所有的恐惧都是因为未知。

冈仁波齐,自在路上

冈仁波齐

        一个人,看完冈仁波齐。

        诺大的影院,只有我,和一个前排的长发黑衣女子。

        影片上映之前,看了宣传,有点向往,首映第一天,晚上看了一篇影评(附在后),大大否了一下电影。

        前些日子,一个人,陪一个陌生的女子,看完冈仁波齐,有些话,说给自己。

        自然,就在自然,没有精彩,自然精彩的时候,是灾难。

        伟大,就在自然,没有伟大,自然伟大的时候,是重生。

        自然,就是吃饭,睡觉,生子。

        有人影评说不知道张扬说什么,那就不要做影评,去看看“都灵之马”。

        哪有什么意义,哪有什么伟大,哪有什么神圣,只在你的当下。

        冈仁波齐,在我的生命里,在我的世俗里,在我的梦想里,在我朝圣的路上。

        冈仁波齐,是我的。

              (一)白日梦

      从小到大,总是有很多梦,大多是白天。

        印象中最多的白日梦,就是想去一个地方,在书中看到的地方,然后闭上眼睛,心中默念“到了到了到了……”,一直到小学毕业,都没有梦想成真。后来这个白日梦就少做了。今天想起来,这个白日梦常常是成功的。

      长大之后好酒好色,每次出差,总是碰到热情洋溢的客户,然后变成朋友,每次往来,就要喝酒,下车接了喝“下马酒”,上车之前喝“送行酒”,有二三十次,喝完酒不省人事,再睁开眼睛大多已经到了目的地,尤其是内蒙赤峰和通辽的朋友们,喝完酒送我,总是送到站台上,一群大老爷们拥抱,泪流满面,惹得乘务员怪怪的眼神看我们。去的多了,总是坐那几班车次,列车员都认识了,通辽有个列车长问了我电话和QQ,有次到通辽恰逢她休班,便请了一帮朋友一起喝酒。印象最深一次,在北京海底捞喝完酒,拿着人家的围裙,对服务员说“我留个纪念啊”,被朋友送上了火车,后半夜醒来上厕所,然后找不到卧铺车厢,蹲在地上半个多小时,碰到小姑娘列车员,把我领到我的卧铺,天亮后听同行的人说,小姑娘在我卧铺边上守了好几个小时。到了合肥下车,小姑娘说啥也不给我电话,说这是她应该做的。

        那些年喜欢坐火车,微醺或大醉之后,醒来就到地方了。也算是实现了一闭眼一睁眼旅行千里之外了。

        更多的时候,一个行走在各地,天南海北的跑,火车飞机汽车,没意思了,2009年十一中秋,从内蒙包头买个凤凰自行车,骑着回了北京,800公里,徒步从北京走到沧州,冥冥中,觉察到了生命的内在,放下外在,就是内在,本来就在的,自然就在的,人生自在。

        冈波仁齐,没有理由,一路等身长头到神山,两千多公里,放下了外在,没有外在,只在他们的自在里。

        白日梦,不是梦,走在路上,就是现实,就是现在,本来自在。

              (二)自在路遇

        影片没有惊天动地,拉开序幕就是吃喝拉撒睡,原生态的村子,原生态的村民,不像一个电影,没有故事情节,没有故事背景,就是一个村子和一些村民,也不是什么纪录片,没有解说词,没有说教,没有任何评判。

        哦,父亲去世了,叔叔老了,不想遗憾,想去朝拜,好!哦,属马的去朝拜,好!哦,怀孕的女人生下来的孩子也会属马,去朝拜,好!哦,小姑娘在家没人照顾,跟着去朝拜,好!哦,屠夫杀了好多牲口,害怕,去朝拜忏悔,好!哦,夫妻两个日子不顺,去朝拜问问,好!

        听,去朝拜的理由,就是我们生活的琐碎,很多人的琐碎,在琐碎中烦恼着生活。很多人选择麻木,很多人选择在刺激中麻木,很多人在琐碎中制造更多的琐碎,咒骂着琐碎的人和事,时刻不忘需要挣钱。而他们,去问神。

        问神,需要心诚,就是一路长头,跪下趴下,起来,走几步,跪下趴下,起来,走几步,跪下趴下……

        路遇有人请他们吃东西,路遇有人请他们住在家里,路遇同行的夫妻,把他们的食物分给同行的夫妻,这对夫妻,舍不得自己的驴吃苦,自己拉了车前行。一路走,一路遇。

        路遇一辆越野车子追尾他们的拖拉机,汽车司机说车上的人两个小时到不了拉萨就危险了,他们看看自己的坏了的拖拉机,对司机说“赶紧走吧”,连个电话都没要!

        一路走,一路遇,所有的遇,如同春夏秋冬,风雪雨夜,随它来,随它去,自然自在。

        甚至孕妇临产,叔叔去世,都在路上,也是路遇。

        而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是公平或不公平,幸运或不幸运,少了路遇,多了套路。

        前几天偶尔去远途的亲戚家,在村口碰到一个老妪,看见我说“你是***的侄子吧?”,我细看,竟然是亲戚家村里的“臭娘”,居然还活着,一问,已经八十七岁了。之所以叫做“臭娘”,因为她嫁过来时十八岁,而老公已经三十八岁了,残疾人,因为老公给了她爹妈二百块钱(那时候二百块钱,大约是农民十年都没有的收入),嫁过来的条件是不下地干活,很快老公更老了,家里没人干活,村子里的光棍们都来帮忙,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据说长得都不一样,村子里的人全冲她吐口水,喊她“臭娘”,女人们天天骂自己的老公“胆敢去臭娘那里,给你好看……”,而臭娘,一生不下地干活,送走了自己的老公,养大了五个儿子。冲她吐口水的村民,大多数都已经死了,而她,还在村口晒太阳。

        路遇是路遇,不是贪遇,不是艳遇,只是路遇,春夏秋冬,风雪雨夜。

        或许“臭娘”在绝望中嫁了人,随她路遇,只为不亏待自己,只是路遇,无有纠结。而骂人的人们,在祈求中早逝。

              (三)狗屁意义

        看了一篇影评,大贬导演。附上他的原文——

        “…………说真话,这部片子除了不好看,导演张杨也和自己说的一样:没有剧本,导演自己脑袋也都是稀里糊涂一本流水账,那我也用记录流水账的方式,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影片一开始,直接在小场景中上了人物,我原以为会通过小场景,把青藏高原的磅礴大气逐渐引出来。可惜的是,整个剧结束,对于318和冈仁波齐能看得过去的大场景,一个都没有。

        影片中的主人翁,居住地点都是在芒康,芒康处于川藏和滇藏汇合的地方,而且从云南进入的话,有个必经之地是盐井,基督教、达巴教和佛教,相互之间的恩恨仇怨,也都会在这里上演。也就是说不管是从四川还是云南进入西藏,芒康都是必经之地,主人翁原本早就存在于心的心愿,再加年事已高和日积月累的外人渲染,朝圣也就是必然而然的了。这么重要的地方,至少也应该有个交代,即使不是解说啥的,至少也应该给那么一丁点背景标志,可惜没有,包括为什么要选择在马年转山。

        对于藏族人而言,磕长头转山这么重大而神圣的决定,一旦准备充足,将要出发的时候,对老人、中年人和小孩子,其心理活动和认识是完全不一样的,那种紧张、不安和兴奋,原本都可以通过细节表现出来,但给这些人一丁点的特写都没给,拖拉机突突突的就开始磕头了。

        片子中,直接出现地点的,有个左贡卫生院,但318国道的里程碑倒是出现了多次,不知道导演是想表现318的路线长还是艰难,但表现的里程碑,问题依然严重:在318线上,4444的里程碑,上面密密麻麻写的全是祝福的话语,周围摆的全是玛尼石,上面也写的全是祝福的话语。一个有代表性的里程碑没有,出现了几个意义不大的里程碑,而且出现,也仅仅和昙花一现一样。或者可以有个系统,比如开始的里程和结束里程,或者典型的选一个。但不知道导演想表现的是什么!

        影片中,表现艰难的,有一个场景是东达山,东达山是川藏线上除米拉山之外海拔第二的大山,东达山的艰辛,在于一年四季的好天气没在几天。而朝拜的队伍,也在东达山上遭遇了短暂的暴风雪,这种麻烦,一个镜头几秒钟还是就没有了,我就很好奇的是不知道在那种情况下,导演跑到哪去了?倒是在通过一段过水路面的时候,队伍磕头走过去全身都湿了,但导演应该是干的。没有一点精神,想要拍出好片,可能吗?

        有几个场景是晚上的时候,大家都会诵经,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大家正在诵经,声音很大的当观众正在听的时候,咔的一下就停下来了,然后就是第二天了。我想问问导演,能不能稍微慢那么一点点,声音逐渐的消失,然后在夜色中留下那么几秒?不要给大家那么大的悬念和惊喜,稍微唯美那么一点点不行吗?

        接着场景就回到然乌了,然乌在是川藏线上是比较有标志性的地域,然乌湖非常漂亮,还有米堆冰川和来古冰川也都是非常著名的。但在途中,出现了雪崩,在落石纷飞的时候,小孩子磕头还没起来,大人居然躺下去护住了小孩子。我不知道这是导演故意的安排,还是真实这样,但一般在紧急情况下,我们自然的反应应该是拉起小孩子跑离危险,然后再回去磕长头也可以啊。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真是导演要求的问题出事了,导演会负责吗?

        另外一个场景推断队伍应该是到了林芝后欢快的跳起了锅庄,因为再往前往后,都很少有绿油油的草地,人们紧绷的神情,也不会有林芝那么放松,所以大家自然而然的就跳起来锅庄。锅庄是藏族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家都说藏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在整个环节中,仅有的这么一点点快乐,能不能把镜头给的稍微长一点,把他们的快乐表现在神情和动作上?但导演却无厘头突然端出来了一锅半生不熟的烩菜。

        虽然大家的目的地都是冈仁波齐,但圣城拉萨是个不容忽视的地方,而导演给出的镜头,一个是要进拉萨看到布达拉宫的时候,队伍做了虔诚的诵经。但这个场景的设置应该是存在问题的。从拍摄镜头的角度看,队伍应该转过最后一个弯就到了“幸福拉萨欢迎您”桥上了。但事实是,远在这个地点之前,就是可以看见布宫的,但为什么只有在这里才有这个场景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导演没注意到,或者忘了,或者太远了拍不清晰。所以给出的镜头才会显得那么不真实。等到了拉萨,大昭寺和布宫,是两个不容忽视的地方,队伍在拉萨两个月当中,必定会做出很多重要的活动,但镜头只给出了夜晚去大昭寺转经几秒钟,而且磕长头的队伍中,一个坚毅的眼神都没有。

        另外一个需要交代的是,队伍中有人的舅舅在拉萨做喇嘛,估计这个舅舅也不是真正的舅舅。我当时在哲蚌寺,碰到一位在拉萨读高中的小姑娘说:她们一般称为的舅舅,如果是喇嘛,那相当于是我们的伯伯或叔叔,因为出家了,所以被称为舅舅,到了母亲的那面去了。那么问题来了,在拖拉机被撞坏后,队伍拉着车厢爬山,唱:命好的做了喇嘛,自己命不好所以走远方。那为什么不趁机把缘由交代一下呢?如果说是艺术性略过的话,我真的觉得可以向废名《竹林的故事》或者沈从文的《三三》等等一系列看齐。

        队伍到了冈仁波齐后,杨培老人去世了。对于离世这件非常重大的事,藏族同胞会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仪式来送别,从镜头来看,队伍请了三位喇嘛,天葬而且诵经。最终送别的时候,队伍堆起了玛尼堆,献了哈达,尼玛扎堆讲了老杨培的故事。对送别亲人这个重要的环节,和刚开始准备出发那种紧张又兴奋的人物心理活动一样,一个特写都没有。而且,最终到了冈仁波齐,一个大气的场景都没有。也是可惜了。

        最后,徒步、骑行和自驾这种不是朝圣但内心虔诚纯净类似朝圣的活动,318上每天都在上演,而且相互之间会有很多互动,不知道导演和这些人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居然一个镜头没给。

    …………”

        此文作者,不代表我的观点,不代表他的正确与否,我不同意,我在318国道的另一段。

        2014~2016年,无意中,在山东教了小学生三年书,因为朋友没有老师,让我应急一下,结果应了三年,用朋友王飞博士的理论体系,教了三年小学生写作文,说实话,关于专业我是一窍不通,只是拿来王飞博士的教案开讲,反正王飞博士的理论是“爱西柚,ICU,案例欣赏——结构分析——全新创造”,通俗讲就是模仿,比猫画虎。不成想教出来的学生,大大大大大大跌了学校老师们的眼镜,孩子的优秀,超出了太多人的认知,其中一条,就是在课堂中我设了一条规则“答案没有对错,谁站起来说话谁就是最棒的”“胡编乱造论英雄”,而学校教育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往往要求他们“真情实感,言之有物”,对于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简直是天方夜谭,成年人的要求是天方夜谭!

        在天性面前,哪来的狗屁意义!

        在生死面前,哪来的狗屁成就!

        在自然面前,哪来的狗屁审美观!

        自在的,就在那里,自然而然,就在那里,所以有自在。

              (四)朝圣

        若干年前曾经给自己一个作业,45岁前要去海拔五千米的地方。

        匆忙间,到了年龄,几年教书,收入低微,想想自己的作业,44岁的我,买了硬座火车,一路到达拉萨,四十个小时,在布达拉宫,背着背包随人流转经,十几圈二三十公里,又在大昭寺转经磕头,碰到一个藏族小伙子“桑珠”,除了在夏季上山挖虫草,剩余的时间就是到拉萨磕头转经,绕布达拉三百圈,绕大昭寺三百圈,绕拉萨城三百圈……

        我写下,我的吟唱——

        遥望,布达拉的顶,

        那里,曾住进人,或神。

        俯瞰,宫外山脚红墙外,

        无数,人群,转动千年的经轮。

        步履蹒跚的老妇,满脸,岁月的印痕,拐杖铮铮,和着,经轮的咿呀。

        精灵样儿的小儿,跟着爷娘,懵懂中哼着赞唱,把种子,植进自己的心房。

        百灵鸟一般的少女,衣着彩装,把幸福,寄托给身边的情郎。

        那少年,不做声响,只用他的眼睛,诉说自己的坚强。

        不多的壮汉,匍匐在地,脸上的泥土,正是那千百年时光绘出的图腾。

        我背包,走在,布达拉的红墙外,把心,抛升在高高的虚空,看见布达拉的渺小。

        我背包,走在,拉萨的大街小巷,把心,升腾在一缕缕炊烟袅袅中,闻到,家家的饭香。

        我背包,坐在,拉萨河旁,拾起,不曾放下的情殇。

        我背包,禅行,与清风,一同起舞,一同无影无踪。

        我背包,旅行,放松,今晚,宿在云端。

        待明日,满山,格桑花开,

        我背包,转回家乡,红尘,是心的家乡。

        朝圣,不是到了拉萨,是在行走的路上,只是走,只是磕头,只是朝圣。

        搭车沿青藏线一路下到青海湖,三天时间,每天十几个小时不停的开车,在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停留,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看到若干一路匍匐的朝圣者,在朝圣。

        在路上,没有选择,只是前行。

        选择多了,无法朝圣。

        没有选择是无能的,选择多了是无助的。选择了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前行。

      古人说:红尘是道场。

      冈仁波齐说:朝圣,在路上。

                  (五)无言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冈仁波齐说:磕头走道。

        我只好说:我不知道。

        心里偷偷说:文章里的冈仁波齐,其实是自己。

冈仁波齐——信仰是一种力量

冈仁波齐

  在没有看这部电影之前,恕我寡闻,看到这个名字我以为是日本片,  我首先把他归类为人物传记类,接着打开屏幕看到漆黑的屋内燃起的柴火以及沉闷的气氛,我以为又是缉毒片,后面发现说的是藏语以及在冰山下愁眉苦脸的牧羊汉子让我想联想到了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我又在想可能是苦情片,稀里糊涂看了十几分钟才开始明白原来是公路片。冈仁波齐不止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更是前去朝拜人民的一种信仰。

      一千多公里是何等的漫长,我是不敢想象的,因为平常去健身房跑五公里就要了我老命了。而他们是朝拜,三步一走两步一拜。包括老人小孩和孕妇。

        我是不敢想象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的,徒步走加跪一去就是一年,磨破了几十双鞋子也跪破了胸前的保护垫。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可能只有电影里才有,可是现实里就是有这么一拨人他们怀揣着内心的信仰用在外人可能看来愚笨的方式来向内心的神祈祷,祈祷一生平安,祈祷万生皆福。

      一路上风风雨雨的就不说了, 还有令人震撼的情节就是孕妇生小孩片段,太真实,小孩生下来没多久就继续朝拜去了。跟现在都市混吃等死的年轻人比起来简直就是两个人间。

      还有那个说头痛但一直坚持下来连医院也不愿意去看的小姑娘,之前我去云南高原上的时候也见过类似这样的小姑娘,她们天真无邪,听话乖巧又懂事,可能不是伶牙俐齿也不会故意讨巧,一千多公里没有说过一句放弃的话,中间大家都说想家了,她给奶奶打电视时对方哭成泪人,可她没有掉一滴眼泪。也许她们心里都住着天使吧。

      当然,一路上也有看不完的美景,大山的环绕下,人类是渺小的。

        影片中那位腿脚不方便但未收他们两个月房租的旅馆老板娘和拖拉车坏邀请他们去他家留宿的汉子,都无实疑的反映了人们优秀的善良品质。而在都市社会中拥有纯真品质的人恐怕寥寥无几了啊。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评论“对于藏区,信仰和生死都是那么平凡,平凡到如本片甚至不需要任何背景音乐般,你是因为去年家里盖房死去的亲人,我是因为一辈子杀牛的罪孽,我在路上出生,你在路上死去。十个人出发,也是十个人到达目的地,却不在是当初那些人,我们一步一落走遍春冬,我们路上相遇路上别理,而我们,终于十全圆满了。”

        其实人生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可能一不小心就要面对各种选择和困难,包括不同层次的挫折,但是一路上如果我们能保持本心同时怀信仰,也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了,我见过一个得了严重抑郁症的朋友,那段时间她经历了觉得是人生中最悲催的事情,一下子开始暴瘦,后面她开始信佛和学佛,后面她心情开始变得平静也愉悦,慢慢的终于走了出来。

    影片最后他们完成了朝圣之途,最后影片中开头出现的老爷爷在他一生敬畏的冈仁波齐山下去世了,这也算是对他人生的一种圆满吧,如影片开头他所说“我不像你,去过很多地方,我这一生都在牛屁股后面。”人生是会有遗憾的,如果能减少遗憾就最好不过了。

    看完后,内心平静却又无法平静,大多数人在都市过着朝九晚五忙着工作和买房的生活,他们追逐着物质上和权力上带来的满足,却忘了人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本真和如初。朝拜也许会被他人看来是愚昧,但是在他们一千多公里上他们反映的是内心的纯净和善良,信仰是一种力量。

       

  愿我们对大自然永怀敬畏之心,对神灵永怀敬仰之情。

      文章最后想说的是:好想去西藏!

晚安 ~

通过上文关于电影冈仁波齐看后感的相关信息,紫薯百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紫薯百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