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紫薯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生死朗读电影,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谁能详细讲解一下电影《生死朗读》?

谁能详细讲解一下电影《生死朗读》?

优质回答影片的开头,用了格外引人注意的方式,一段足以刻骨铭心的姐弟恋,没有浓重的渲染,而是随着偶然的相遇与偶然的一瞥慢慢展开。

如果她没有善良的给予他温暖。

如果他没有不对的时间偷偷地看她。

也许一切都谈不上开始。

不过一切都是在无数偶然间开始的。谁都说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开始是缘于寂寞还是缘于一瞬间的彼此欣赏。这不是一部爱情片,所以我们不需要纠结于此不放。

也许她对他的在意更多层面上是缘于对知识的渴望,这是一场无法比拟的交易,她给予身体,他给予文字。当然一切都在发展,她最终是在意他的,如同她在意自己文盲的身份。

最不能够彼此拥有的爱情,总令人神伤,再罩上浓厚的政治背景,许多就不是简单的爱与不爱能够解决的。

影片没有过多的讲述爱情所必须的条件,没有用直白的方式来叙述似乎该彼此思念的人的内心呼喊,但行动却比语言来得更酣畅淋漓。在他不停地为她录制磁带时,我想任何的浪漫在这面前都是失去颜色的。而当她幼稚的字体摊开在他面前时,是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无法比肩的。我们都能感受到,他那没有滴落的泪水,饱含着最最酸涩的难过。

没有完美的结局,这才是生活。当他释然时,她也感觉到了解脱,也许只为了等这一次见面她才活到现在,也许这一次见面使她再一次明确了,她即使不能认同,她毕竟是错了。于是,她当然要选择离开,她感觉应该避开这个世界,避开她层间的爱。不管她是好人,还是坏人,她都有着一颗负责任的心。

我想,如果是国产电影,很有可能会有一段被害家属做出原谅的一段滥情演出,还好,这一部不是国产电影,还好,即使MATHER留下了茶罐,也只代表她对那段的纪念,她的立场一直鲜明着,即使如此,她算好人吗?

这是一段有关历史的探讨,它在质问我们,即使那人是好人,这样一段不堪的历史就真能换上新颜色吗,当然不能,所以,我们都要认真地去记住,曾经发生的一切的真实样子。

对一切坦诚,才不会疏远。

生死朗读读后感【《生死朗读》:作为二战片类型的变奏与意义】

优质回答[摘 要]类型片中的二战片已经是屡见不鲜,从某种角度来看,《生死朗读》也属于二战类型片中的一部,但是这部影片通过改变主人公的英雄形象、打破传统的叙事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叙事策略;在观影模式方面,这部影片也改变了传统的观众地位,其中人物性格的不确定性、主题的不确定性给观众带来新鲜的观影体验,影片通过对二元对立式思维模式的解构,通过对类型片的突破与创新,成就一次向内观照的精神之旅。

[关键词] 二战片;类型片;变奏

电影叙事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便是依据列维•施特劳斯的神话研究范式,尝试阐述电影类型自身的意义。作为类型片的二战片,它大多以反映战争的残酷、生活的苦难、人性的光辉作为突破口,无数的英雄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后出现。在这里,笔者试着将《生死朗读》放到二战类型片中,通过它与同类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1993)、《钢琴师》(2002)这几部曾经冲击奥斯卡的电影比较,理清其变奏之处,将它放置到电影史的版图中找寻它的定位与意义。

类型变奏之一:传统叙事策略的变奏

在传统的民间故事中,英雄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人们正是从英雄经历的磨难之中,完成心理的宣泄,完成文学作品的“白日梦”的功能,因此,拯救他人或拯救自我成为传统民间故事中最常用的叙事模式。我们纵观《辛德勒的名单》和《钢琴师》,叙事的模式也没有摆脱传统民间故事的影响。《辛德勒的名单》中的辛德勒无疑就是英雄式的主角,在故事中,辛特勒用他的企业和全部的身家拯救了1200名犹太人;《钢琴师》中的主角凭着个人的毅力,经过艰难的逃亡,完成了一段自我拯救之旅。总体来说,这两部片是从战争亲历者的视角来审视所经历的战争。作为《生死朗读》来说,它选择了亲历战争的下一代即伯格作为叙述人,用一个平凡普通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xx时代里,崭新而独特的一面。

其中,主人公作为英雄的形象已经大大地弱化了,甚至是颠覆了。在本片中,一个看似充满母性的、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女人,甚至是一名最普通、最底层的xx――集中营雇佣的一名女看守充当了本片的主角。这里,给我们呈现了一名与众不同的“迫害者”形象。说起迫害者,我们的脑海中出现的肯定是身着xx军装的军人、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这在《辛德勒的名单》中表现无遗,而在《钢琴师》里出现了一个音乐爱好者xx军官,一个能与作为正面人物的钢琴家在音乐世界里心灵相通的敌人,已属难得,但《生死朗读》走得更远,它出现了所有二战片中都不曾出现的迫害者。其实我们仔细地想想,真正的迫害者又是谁呢如果没有千千万万的从众,法西斯何以能上台何以煽动战争汉娜确实是“平庸”的,因为她是一个文盲,还用谎言极力掩饰这一点。正是因为平庸,她把读书写字看作是从主流社会秩序中获得正常尊严的惟一途径,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追求、维护尊严的道路。这种看似偏执的尊严贯穿了汉娜的一生,构成了她的精神核心――为了维持她内心仅有的一点虚荣,她不惜用18年的牢狱生活来保守她内心的秘密。这种基本特征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了她首先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形象。在这里,主人公的形象不能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下定义,这无疑是对传统的二元对立式思维模式的一种挑战。

如果说对主人公的形象进行颠覆是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一个挑战的话,那么,这样的颠覆同样存在于影片的叙事模式之中。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有一个很著名的“离开―归来”的案例。说的是某一天,弗洛伊德看着他的孙子在童车里玩耍,他注意到他的孙子喊了一声走了!然后把一个玩偶扔出童车,然后又叫了一声来了!再把它用线拉了回来,乐此不疲。弗洛伊德把这一著名的“离开―归来”的游戏解释为幼儿对不在自己身边的母亲象征性的支配。在英国的文化批评家伊格尔顿眼里,这种“离开―归来”模式是一种叙事的基本方式:一件事物失而复得。将它简单归纳为一个叙事的程式便是:平衡―不平衡(离去)―平衡。离去(丧失)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但是却激起我们的欲望,这也是故事能得以展开的动力。这种叙事模式常常被运用于无数的商业影片中:《辛特勒的名单》因为1000多名犹太人的生命岌岌可危,这种不平衡状态使辛特勒展开了营救;《钢琴师》中的钢琴师则是因为他本来的生活状态被打破了,要想活着,就必须努力对付一切的困境……将这种叙事模式高度概括之后,我们发现它们其实都是对“离去―归来”模式的重复书写。在《生死朗读》中,如果说,汉娜的失踪算是第一次的离去,那么在汉娜入狱的18年中,则是更加强调汉娜在男主人公生活中的缺席:我们的男主人公一直没有去看望她,他在自己的生活轨道上前进,结婚、生女、离婚,其间不懈地为她朗读各种书籍,但就是没有去探望她,狱中的汉娜在学会写字之后,经常给伯格写信,可是伯格从没有回信,汉娜在一次次的等待中终于绝望了。影片中有一幕:十多年后,汉娜与伯格再次相遇,汉娜向伯格伸出了自己的手,伯格却犹豫了,最后虽然也伸出了手,但是很快就收回去了……恋人也好,爱情也罢,离去了,再也没有归来,这种叙事模式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叙事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它给观众留下更多遐想的空间。

编导通过对传统类型片中主人公形象的改写、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颠覆,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观感体验,那就是否定了以往非错即对、非好即坏的二元对立式的理性,解构自柏拉图以来就深植于西方人头脑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及其思维方式。这里的解构和颠覆,无疑是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思维方式,将我们的思维方式从日常经验的蒙蔽与麻木中解放出来。这,也许是影片意义之一。

类型变奏之二:传统观影模式的变奏

如果从传统的叙事范式来看,《生死朗读》已经对类型影片作了突破和创新的话,那么,从观众接众的角度来看,《生死朗读》也同样作了突破和创新。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在与读者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文学)作品的不确定因素,会诱发或激起观众(读者)创造的欲望,如果在阅读过程中,观众(读者)不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确定化,对作品中的空白进行填空、对话和兴味,也便无法完成对作品的审美欣赏。在《生死朗读》这部影片中,观众的角色也现了变化――在《辛特勒的名单》中,编导以全知全能的视角展示了残酷的场面,这种经历似乎离我们有些遥远,那么,我们只能坐在电影院里观看着发生的一切,接受编导给我们传递的思想;在《钢琴师》中,我们随着主人公的逃亡之旅体味主人公在面对苦难之时的内心感受,多了些亲身经历的意味,总体而言,这两部电影的主题是鲜明的,意义也是明显的,观众坐在电影院里被动地接受着影片所传达的意义。在《生死朗读》这部影片中,战争似乎已经远去了,但是作为战争的下一代,我们该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编导似乎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在这部影片中,编导借用了一个没有亲历战争的人物――伯格,充当叙事的视角,用他的眼睛观察所发生的一切,给我们展现当下人们对战争的体验和感受。在这部影片中,人物性格是不确定的,意义是多方面的,空白之处让我们观众自由地书写,在观影中,我们观众成为一个自觉的思考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是这部影片与其他影片的又一区别。

传统观影模式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人物性格的不确定性。影片中,编导没有给我们展示全部的人物个性,汉娜这个角色,可以说是近年来银幕上出现的最复杂、最微妙的角色,简直无法归入任何商业或文艺片人物套路。汉娜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她以18年的牢狱生活换来保守自己内心那个秘密,这个交易似乎很不划算,究竟她的内心会有些什么想法如果她爱伯格,那么为什么她会选择悄无声息地走开,如果她不爱伯格,为什么在监狱里学会写字之后一直给伯格写信无论是从生活角度,还是情感角度,编导似乎始终没有将这个角色完全剖析给观众,这个角色总给人一种很难概括的感觉。作为片中的男主角――伯格也亦是,他的性格也不全然表露,在片中他有两次关键的沉默:第一次,迈克知道了汉娜是文盲,却没有告知法庭这一事实,他选择了沉默;第二次,汉娜在监狱里学会了读写,并给迈克写来了字体蹩脚但饱含希望的书信,但伯格却没有给出汉娜最需要的回应。对于伯格的沉默,也同样值得我们深思。是因为伯格内心不希望汉娜减罪后回到他的生活中,影响到他的正常生活还是因为伯格觉得揭穿她的文盲身份等于毁了她,又抑或是他觉得要尊重她个人的意愿,让她选择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影片同样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其次,是主题的不确定性。对这部影片的意义有多种解读的方式,它不像一部爱情片,也不是一部历史片,它将爱、罪恶、秘密与救赎搅和在了一起……当伯格知道他所爱的人甚至是个xx的时候,他明白,他的爱情故事和他恋人过去的罪责都有一个需要极力隐瞒的秘密。伯格虽然没有亲历战争,但是他作为二战后的下一代人,他无法释怀自己与法西斯成员有染,所以他在说出真相或面对羞耻之间,作出了与汉娜一模一样的选择。我们再来看审判的本身,更具有反讽的意味:文盲汉娜坐在被告席位上,坐在原告席上的,是代表了文明的知识分子代表,也有冷漠的人群,可是,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另外5名被告一致将罪行推到汉娜的身上――文明的掌握者,却依仗着“文化”这个工具,算计着汉娜。这不能不说是文明的悲哀。如果说,汉娜对文明的渴求以一种近似于朝圣的态度,以一种神圣的姿态来对待的话,那么,在影片中文明者的行为,无疑是对文明本身最大的讽刺。在这里,作者用荒谬的逻辑对文明世界作了一次无声的抗议,又或者说是对人类的麻木不仁、失范的道德标准作了一次反讽。在本部影片中,导演和小说的本意如出一辙:《生死朗读》不是关于xx或者屠杀犹太人的。用作者哈林克的话来说,“它是一本关于战后一代和战争一代之间关系的书,关于罪责。”如果我们真要归纳影片的意义的话,那只有靠我们自己内心的仔细体会,只能靠我们自己书写影片的空白之处。

曾有学者指出,类型片的观众获得的快感正是来自于极端熟悉的故事、角色和叙述模式的再度翻新。观众正是在同一类型的影片的参照中,从老套路中发现新变奏而获得快乐。在这部影片中,英雄被平凡的人物代替,甚至被一个反面的人物代替,叙事模式也脱离了传统的叙事范式,同时,这部影片也改变了传统的观众地位,其中人物性格的不确定性、主题的不确定性给观众带来新鲜的观影体验,但我们仍可以从此片中感受到战争与现实、与人类生存处境的关系,在本片中,作者通过对二元对立式思维模式的解构,通过对类型片的突破与创新,成就一次反观人类自身心灵的精神之旅。

[作者简介] 李映杏(1978― ),女,广东湛江人,文学硕士,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当代文学与文化。

朗读者这部影片到底想通过剧情表达什么内容?没看懂诶……而且汉娜根本不识字,为什么审判时还要说报告是

优质回答生死朗读?看的时候好像有隐晦的说明,汉娜这个人的自尊心非常强,不愿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识字事实,所以才对供认不讳。

个人理解,错了或不喜勿喷:这部片子的背景是在二战后的德国,故事一开始是一个中年女人汉娜和一个少年米夏的短暂恋情的开始,后来汉娜做了纳粹集中营的看守。几年后,米夏作为法学院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旁听这场对纳粹战犯的审判,看见了身为犯人的汉娜。米夏因多方原因没有替汉娜辩解,而汉娜也不愿意暴露自己不识字,因此汉娜被定罪。

米夏在汉娜入狱后,不断录各种小说的带子给汉娜寄去,多年一直坚持不断,而汉娜也终于在录音带的帮助下认识了字,并给米夏寄去信件,但米夏一次也未回。而米夏也已在汉娜入狱后结婚后又离婚并有了一个女儿。

汉娜已白发苍苍,出狱的时间到了,米夏愿意给汉娜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却拒绝和她沟通,后汉娜因此在狱中自杀。

而米夏为了减轻愧疚感帮忙把汉娜留下来的钱给了在纳粹集中营受到伤害的人,同时也帮汉娜辩解。

嗯,只看了一遍,大概印象便是这些,觉得有批判纳粹集中营。看到最后只觉得汉娜完全影响了米夏的一生,很多电影都描写过德国纳粹集中营,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也是,还不错,你可以看一下。

PS:我完全是手打的

评《生死朗读》:生死朗读读后感

优质回答[摘 要] 《生死朗读》这部小说在全球受到热捧的时候,根据小说拍出的电影《生死朗读》也赢得了奥斯卡评委们的高度重视和赞赏。影片对人性的解读通过故事本身展现给观众,人性的“纯粹”与“恶”都得到了很好的阐释,人性的怯弱与救赎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主要解读《生死朗读》中两个主人公――汉娜与迈克各自不同的人性,并对他们的人性做出深刻剖析。

[关键词] 《生死朗读》;人性;救赎

《生死朗读》这部电影是根据德国作家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这部电影虽然属于爱情影片的范畴,但是它真正引人深思的是比爱情主题更崇高的关于人性的话题。

一、人性在故事中展开

二战后生活在柏林的15岁少年迈克患上了猩红热,但他经常坐车到很远的图书馆寻找自己的快乐。一次偶然的机会,迈克认识了美貌的公车售票员汉娜,迈克在身体不适时得到了汉娜的帮助,在特地登门道谢时两人之间发生了关系。《生死朗读》对人性作了深入骨髓的刻画、淋漓尽致的表达。片中有很多个裸露性爱的镜头,但观众并未感觉低俗色情,是什么使两位差距如此之大的人走到了一起一位是十五六岁的英俊少年,对爱充满憧憬,对性懵懂无知;一位是单身的三十多岁的美貌少妇,对爱迷茫,对性渴望。年龄相差一个辈分,难道是彼此的生理需要如果把这当成不可抗拒的诱惑,为何迈克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汉娜的小屋他在她的要求下为她朗读各种不同的书籍,两人度过了无数美好时光,他发现她其实并不识字,其间并没有利益的干扰,短暂的相处之后,汉娜选择不辞而别悄悄离开,这是为何是怕迈克陷得太深 还是有其他什么苦衷

8年后,迈克作为一名法律系的学生旁听了一场法庭审讯,这时,他意外地发现汉娜作为一名xx战犯坐在了被告席上。两人的相逢竟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但是,汉娜并没有看见迈克,而迈克始终低着头,他竟然没有一丝勇气与汉娜对视。审讯很顺利,汉娜对指控供认不讳,承担了本不属于她的罪行。为什么她不辩解因为她根本不识字!面对终身监禁这么可怕的惩罚,她宁愿选择接受,难道仅仅只是为了掩饰自己不识字的自卑迈克为何不挺身而出为汉娜作证,他明明深知她不识字,她不可能起草什么文件做出什么决定,他可以为他作证,但是他选择了沉默!他懦弱逃避!他不敢!此时,他已是一名法律系的学生,有着美好的前程,而汉娜却是一位大他20岁的xx战犯。审判过后,迈克流下了眼泪,但是这又有什么用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明白。

狱中,迈克开始不断地给汉娜寄朗读的录音带,汉娜开始借书识字。汉娜想听又不敢听到迈克的声音,她那么苍老,内心却还是有渴望,迈克没有忘记她!她这么想着,这是她活下去的惟一勇气!

20年后,汉娜由于某些原因终于可以出狱了,她惟一可以联系的人就是迈克。世事变幻时过境迁,早已物是人非,昔日英俊少年今日已成为一名成熟的男人,昔日美少妇已成衰老的老妇人。迈克并没有张开双臂迎接她,而是出于道义给她安排住处、工作,最后汉娜绝望自杀。帮助汉娜处理遗愿并不能使迈克逃出心中的自责,他最后选择倾诉来宣泄内心的痛楚,来完成自己的救赎。①

二、汉娜:人性的善良与自卑

影片中的汉娜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不管是在西门子公司、党卫队还是在有轨电车上,她都是作为一名普通人单纯地生活着。毋庸置疑,在工作方面,汉娜是个极其负责的人。作为一名有轨电车售票员,汉娜勤勤恳恳,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当她离开的时候,公司人员还纳闷她快要被公司培养成电车司机了为什么还要离开,这些足以表现出汉娜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在西门子公司工作的时候,汉娜也仅仅是因为不想被别人知道自己不识字而离去;而在做党卫军时,汉娜更是为了做好工作而不放那些囚犯出去,甚至看着他们被烧死。尽管这件事在后来的岁月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从工作的层面上看,汉娜是个好员工,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毫不含糊。

在个人情感方面,汉娜也是真心实意的。汉娜与迈克的相见始于迈克的一次生病。对于一位不认识的病者,汉娜付出了自己的无私帮助和关怀。从这种无私关怀中,我们可以看出汉娜的善良与单纯。而对于与迈克的感情,汉娜更是付出了所有,让迈克感受到了从未在自己家庭中感受到的温暖。尽管后来汉娜不声不响地离开了迈克,但是这种离开却是人性中善的体现,她不想拖累迈克,她知道他有大好的前程。直到影片最后,汉娜还在重温着与迈克的感情,还在幻想着迈克对自己还有感情,虽然故事的结局是悲哀的,但汉娜的内心情感却是无比的真挚。汉娜展现出来的是一种人性的“善良”,她与迈克外出郊游时笑得像孩子一样单纯;她在教堂倾听颂诗班朗诵圣歌时感动得泪流满面,这一切都表现了汉娜只是在尽自己的职责单纯地生活着,用自己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别人。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汉娜是一个自尊心极高的人,汉娜的尊严都体现在她的不识字方面。在和迈克一起的时候,因为迈克给她留了张字条,她变得不高兴。仅仅是因为自己不识字,她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个文盲,后来换了工作,进入xx集中营当看守。在法庭审判中,汉娜试图为自己辩护,但是在法官要求核对笔迹的时候,她选择了放弃,她很无奈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尽管她不清楚自己犯下了什么罪行。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个文盲,是为了保留人性中的那仅存的一点尊严。

汉娜的极度自尊也造成了她的自卑。因为自卑,她性格孤僻,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人与她交流,没有人给她关怀,这样的生活环境使她心理上出现了一些扭曲,但是汉娜也需要爱,她需要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释放。因为不识字产生的自卑使汉娜对朗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和迈克在一起,她让迈克给她朗读;在当党卫军的时候,她让集中营里的人给她朗读。这些都是汉娜内心自卑的表现。离开迈克也许还隐含着汉娜的自卑,她认识到自己的身份与迈克的身份有天壤之别,她不想耽误迈克的前程。

三、迈克:人性的怯懦与矛盾

影片中还有一个不可不提的男主人公――迈克。初识汉娜时,他才16岁。机缘巧合,他与大他20岁的汉娜发生了关系并一发不可收拾。慢慢的,他对汉娜产生了爱情。迈克对汉娜的身体欲望到对汉娜的爱,自始至终都是真实的。他深深爱上了汉娜,为了汉娜他拒绝了同班女孩的追求。这种真实的爱是迈克人性中的积极一面,但是在面临关乎生存问题的时候,迈克却显得无比怯懦。②

在生活中,迈克对汉娜的爱仅限于在他们的二人世界中,他没有勇气带着汉娜去面对身边熟悉的一切,这里就显示了他的怯懦。当汉娜离开的时候,迈克很伤心,甚至有点怨恨汉娜,不明白她为什么不声不响地离开,不留只言片语。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多年以后,汉娜竟然坐在了被审判者的座位上,她正在被法庭审判,而所有的证言指控都对她不利。最后,汉娜因为目不识丁被人陷害,被判以重刑,这时,作为法律系学生在旁见习的迈克泪流满面。其实,他早就猜出汉娜是不识字的;其实,他可以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如实地告诉法官,汉娜是文盲不识字,她是绝对不可能写下文件的,是其他人去纵火烧毁关在集中营的女人和孩子,但是,迈克没有这样做,他选择了沉默。他的沉默是为了要维护汉娜不愿意让人知道她是个文盲的尊严,还是怕别人知道自己曾经和这个二战的“刽子手”的畸恋而怯懦呢也许两者皆有。当汉娜被关进监狱之后,迈克想去见她一面,最后却没有勇气走进去。最后汉娜终于可以出狱了,当她抱着一丝希望走出监狱时,她希望看到迈克的接受,但是迈克除了礼节性的给她提供住的地方和工作之外,始终不肯打开自己的内心去接受汉娜。迈克的这些变化,只能让汉娜感到沮丧,进而绝望。他曾经是一个对她说“仅仅是离开你这种想法就会杀了我”的少年,然后蜕变成一个没有勇气在法庭上替他辩护的青年,而今连汉娜的拥抱他也躲开了。残存的情感和当初的怯懦让迈克对汉娜怀有歉疚,于是他不间断地给她寄录音带,可是当他再次看到苍老的汉娜时,他最终还是沦为一个可笑的,试图站在社会公众的立场来对曾经的爱人进行道德审判的中年男性。于是,当迈克安排好所有一切,正准备接汉娜出狱时,她毅然地站在她借来识字的那些书上面自杀了,是迈克的怯懦间接地杀死了汉娜。

其实,迈克是十分矛盾的,当年的他对汉娜的爱是义无反顾的。当他们外出郊游时,当小吃摊的老板娘误以为汉娜是他的母亲时,迈克十分不高兴;当他们离开小吃摊的时候,迈克当着老板娘的面吻了汉娜的嘴唇,以示他们的情侣关系;当他与汉娜争吵时,他哭着对汉娜说“我不想没有你!”“离开你想想就心碎!”那时,迈克和汉娜是幸福的,他们的眼中只有彼此。而后来当监狱管理人员向惟一与汉娜有联系的迈克联系,请求他为汉娜安排出狱生活的时候,迈克却显得有点迟疑。在监狱里,迈克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汉娜,出现在他面前的不再是先前那个容貌娇美的汉娜,而是一个苍老、憔悴、满头白发的老妪。迈克在轻轻触碰汉娜伸出的青筋暴涨的手后拿开了自己的手并躲开了汉娜试图拥抱他的亲密举动,是成长让迈克迷失了自己,给自己带上了层层枷锁,也是他间接地把汉娜推向了万恶之渊。

四、人性的救赎:正义与宽恕

在整部影片的结尾,一种人性的救赎展示在眼前:汉娜通过学习后明白了自己犯下的罪行,迈克最后也在汉娜的坟墓前进行忏悔。这是一种人性的救赎,他们试图得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正义与宽恕。

汉娜是个不识字的文盲,以至于她分不清“善与恶”,她只知道去做好别人吩咐给自己的工作,哪怕这工作本身就是错误的,当她在法庭审判中反问法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便可以看出汉娜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犯下的罪行。在汉娜服刑过程中,迈克给她寄去了很多朗读的材料,借用这些材料,汉娜慢慢学会了识字,学会了朗读。于是,汉娜开始明白自己做错的事情,她开始忏悔,在她的书架上甚至出现了汉娜•阿伦特的书籍。最后,汉娜拿出自己这些年来的积蓄,让迈克转交给当年的幸存者。迈克遵照她的遗愿找到了那位幸存者,她留下了汉娜的茶叶罐,迈克知道,她原谅了汉娜。汉娜可以安息了,那么他呢因为他的怯懦,汉娜永远地离开了,他要如何去救赎呢其实,他的心一直在忏悔,一直在寻找一种解脱。在汉娜服刑过程中,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怯懦。于是,他离开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女儿,开始给狱中的汉娜寄录音磁带。在朗读时,他的脑海中出现了当年和汉娜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直到最后,通过和自己女儿的交谈,迈克才真正得到解脱。在坟墓前的倾诉,让迈克心中得到了真正的平静。

迈克和汉娜的救赎完成了,他们得到了真正的宽恕,汉娜得到了幸存者的宽恕,迈克得到了汉娜的宽恕。人性在这一刻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这个句号留给了观众充满意境的深思:关于人性,关于未来。

注释:

① 余娟:《为了保守一个秘密你能够付出多少――浅析电影》, 《影视评论》,2008年第3期。

② 范金宏、张雪梅:《透过关键词解读小说》,《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期。

[作者简介] 曾亚军(1974― ),男,湖北荆州人,硕士,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文学评论、翻译、二语习得及社会语言学;李泽娟(1973― ),女,湖北荆州人,文学硕士,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文学评论。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生死朗读电影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紫薯百科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