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紫薯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水通南国,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李清照《题八咏楼》翻译

李清照《题八咏楼》翻译

最佳答案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八咏楼的风采景致流传千古,江山易主之事(指北宋亡国),就留给后人去哀愁吧!

楼前的江水直达祖国南方的三千里地域,其气势超越了临江两浙十四州的所有城廓。

描写李清照不畏权贵的诗句

最佳答案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诗的大意是:我登上这千古风流的八咏楼,暂时放下心中的忧愁,那些江山国事也都留给后人去想吧!凭楼远眺,这里水道密集,可通江南水乡三千多里,这样的气势和地位足以影响江南十四州的存亡。

写此诗时李清照50岁,年过半百的她此时饱受丧夫之痛,“靖康之耻”后她举家避难于浙江金华,看着南宋就此灭亡,宋室不思收复,却一蹶不振,李清照悲愤不已,在登上八咏楼游玩时,写下这首诗。诗的第一句你用“千古风流”来形容一座名楼,是指楼的外观宏伟壮阔,也是指它极有文化底蕴,八咏楼的一切美好都在这4个字中。登上高楼诗人内心一下子开阔了,希望自己暂时能放下那国仇家恨,好好享受当下的美景,于是有了“江山留与后人愁”这7个字的千古名句。其实李清照这不过是自欺欺人,满目疮痍之下她怎么可能放得下,真的能做到“不愁”的只有那“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宋氏朝廷。诗的三、四两句看似只是写八咏楼的气势,却全是对时局的分析。八咏楼处于“水通南国三千里”之处,是战略要地,夺之可通往江南三千多里的腹地,决定了江城十四州的命运。末句这“江城十四州”引用的是唐末高僧贯休的典故,当年贯休献诗给吴越王钱_时写道:“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钱_贪心叫他将“十四州”改成“四十州”,贯休扔下一句“州亦难添,诗亦难改”便拂袖而去。一代高僧不畏权贵,不肯改诗的气节,令世人敬佩。李清照在此处引用这句诗,讽刺的正是朝廷的懦弱和没骨节,这样的讽刺不可谓不辛辣。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水通南国。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紫薯百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