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紫薯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节闵帝元恭,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北魏节闵帝元恭生平简介 节闵帝元恭怎么死的

北魏节闵帝元恭(498年-532年),字修业,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广陵惠王元羽之子。母王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三位皇帝,531年532年在位。

元恭于正始年间袭封其父的广陵王爵位,历任散骑常侍、仪同三司等职。

530年,尔朱荣堂弟尔朱世隆,杀害元晔,立元恭为帝。532年,被高欢所废,其后毒死。谥号节闵帝,又称广陵王或前废帝。

2013年10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了衡山路北魏大墓的考古发掘工作,根据墓葬形制和规模,推断这座大墓为帝陵级别,并初步推测其墓主人为北魏节闵帝元恭。

元恭生平简介

袭爵为官

元恭年幼时端庄谨慎,有志向气度。长大后喜爱学习,侍奉祖母、嫡母以孝顺闻名。正始年间(504年―508年),继承其父广陵王的爵位。延昌年间(512年―515年),被任命为通直散骑常侍。神龟年间(518年―520年),升任兼散骑常侍。正光二年(521年),任正常侍,兼领给事黄门侍郎。元恭因京兆王元叉专擅朝政,就称说有病不任职。过了很久,借机会托称哑病。正光五年(524年),授任金紫光禄大夫,加授散骑常侍。建义元年(528年),授任仪同三司。

继承帝位

元恭不说话,将近八年(《魏书》误作十二年),住在龙花寺,不与入交往。永安末年,有人禀报孝庄帝元子攸,说元恭不说话将有反叛的图谋;民间传言,又说他有天子的气象。元恭畏惧祸患,逃到上洛躲藏,不久被跟踪追击,捉住后送到京城,拘禁了多日,因无罪状得以赦免。永安三年(530年),孝庄帝去世,元晔继位,尔朱世隆等人因元晔在宗室中族属疏远,又不是人们愿望所推举,因元恭沉潜藏匿,有超过常人的器量,打算将要废立,担心他真的不会说话,就派亲信表达意向,而且带有逼迫。元恭于是回答说:“天哪里说话呢?”尔朱世隆等人大喜。[2] 于是废元晔立元恭为帝。

元恭怎么死的

太昌元年(532年),元恭在门下外省逝世,时年三十五岁。出帝元修诏令百官赴会,大鸿胪督察丧事,安葬用王的礼仪,加上九旒的旗帜、皇帝的车驾、黄缯车盖、车衡左边带装饰物的旗帜,仪仗一百二十人,二卫、羽林的预备仪仗卫队。

中国帝王排名顺序

中国帝王排名顺序如下:

1、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在位。

2、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

3、汉高帝刘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95年在位。

4、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在位。

5、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在位。

6、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2年在位。

7、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在位。

8、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在位。

9、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4年-公元前49年在位。

10、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9年-公元前33年在位。

11、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

12、汉哀帝刘欣,公元前7年-公元前1年在位。

13、汉平帝刘衎,公元前1年-公元5年在位。

14、孺子刘婴,公元6年-公元8年在位。

15、新帝王莽,公元9年-公元23年在位。

16、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公元57年在位。

17、汉明帝刘庄,公元57年-公元75年在位。

18、汉章帝刘炟,公元75年-公元88年在位。

19、汉和帝刘肇,公元88年-公元105年在位。

20、汉殇帝刘隆,公元105年-公元106年在位。

21、汉安帝刘祜,公元106年-公元125年在位。

22、汉顺帝刘保,公元125年-公元144年在位。

23、汉冲帝刘炳,公元144年-公元145年在位。

24、汉冲帝刘缵,公元145年-公元146年在位。

25、汉桓帝刘志,公元146年-公元167年在位。

26、汉灵帝刘宏,公元167年-公元189年在位。

27、汉少帝刘辩,公元189年4月-9月在位。

28、汉献帝刘协,公元189年-公元220年在位。

29、魏文帝曹丕,公元220年-公元226年在位。

30、魏明帝曹叡,公元226年-公元239年在位。

31、魏齐王曹芳,公元239年-公元254年在位。

32、魏高贵乡公曹髦,公元254年-公元260年在位。

33、魏元帝曹奂,公元260年-公元265年在位。

34、蜀汉昭烈帝刘备,公元221年-公元223年在位。

35、蜀汉后主刘禅,公元223年-公元263年在位。

36、吴大帝孙权,公元222年-公元252年在位。

37、吴会稽王孙亮,公元252年-公元258年在位。

38、吴景帝孙休,公元258年-公元264年在位。

39、吴乌程侯孙浩,公元264年-公元280年在位。

40、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65年-公元290年在位。

41、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90年-公元306年在位。

42、晋怀帝司马炽,公元306年-公元312年在位。

43、晋愍帝司马邺,公元313年-公元316年在位。

44、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公元322年在位。

45、晋明帝司马绍,公元322年-公元325年在位。

46、晋成帝司马衍,公元325年-公元342年在位。

47、晋康帝司马岳,公元342年-公元344年在位。

48、晋穆帝司马聃,公元344年-公元361年在位。

49、晋哀帝司马丕,公元361年-公元365年在位。

50、晋废帝司马奕,公元365年-公元371年在位。

51、晋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1年-公元372年在位。

52、晋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2年-公元396年在位。

53、晋安帝司马德宗,公元396年-公元418年在位。

54、晋恭帝司马德文,公元418年-公元420年在位。

55、宋武帝刘裕,公元420年-422年在位。

56、宋少帝刘义符,公元422年-公元424年在位。

57、宋文帝刘义隆,公元424年-公元453年在位。

58、宋孝武帝刘骏,公元453年-公元464年在位。

59、宋前废帝刘子业,公元464年-公元465年在位。

60、宋明帝刘彧,公元465年-公元472年在位。

61、宋后废帝刘昱,公元472年-公元477年在位。

62、宋顺帝刘准,公元477年-公元479年在位。

63、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79年-公元482年在位。

64、齐武帝萧赜,公元482年-公元493年在位。

65、齐郁林王萧昭业,公元493年-公元494年在位。

66、齐海陵王萧昭文,公元494年7月-10月在位。

67、齐明帝萧鸾,公元494年-公元498年在位。

68、齐东昏侯萧宝卷,公元498年-公元501年在位。

69、齐和帝萧宝融,公元501年-公元502年在位。

70、梁武帝萧衍,公元502年-公元549年在位。

71、梁简文帝萧纲,公元549年-公元551年在位。

72、梁元帝萧绎,公元552年-公元554年在位。

73、梁敬帝萧方智,公元555年-公元557年在位。

74、陈武帝陈霸先,公元557年-公元559年在位。

75、陈文帝陈蒨,公元559年-公元566年在位。

76、陈废帝陈伯宗,公元566年-公元568年在位。

77、陈宣帝陈顼,公元569年-公元582年在位。

78、陈后主陈叔宝,公元582年-公元589年在位。

79、北魏道武帝拓拨珪,公元386年-公元409年在位。

80、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公元409年-公元423年在位。

81、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23年-公元452年在位。

82、北魏南安王拓跋余,公元452年3月-10月在位。

83、北魏文成帝拓拔濬,公元452年-公元465年在位。

84、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公元465年-公元471年在位。

85、北魏孝文帝元宏,公元471年-公元499年在位。

86、北魏宣武帝元恪,公元499年-公元515年在位。

87、北魏孝明帝元诩,公元515年-公元528年在位。

88、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公元528年-公元530年在位。

89、北魏长广王元晔,公元530年-公元531年在位。

90、北魏节闵帝元恭,公元531年2月-10月在位。

91、北魏安定王元朗,公元531年-公元532年在位。

92、北魏孝武帝元脩,公元532年-公元534年在位。

93、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公元534年-公元550年在位。

94、西魏文帝元宝炬,公元535年-公元551年在位。

95、西魏废帝元钦,公元551年-公元554年在位。

96、西魏恭帝拓跋廓,公元554年-公元556年在位。

97、北齐文宣帝高洋,公元550-公元559年在位。

98、北齐废帝高殷,公元559年-公元560年在位。

99、北齐孝昭帝高演,公元560年-公元561年在位。

100、北齐武成帝高湛,公元561年-公元565年在位。

101、北齐后主高纬,公元565年-公元577年在位。

102、北齐幼主高恒,公元577年正月在位。

103、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公元557年正月-八月在位。

104、北周明帝宇文毓,公元557年-公元560年在位。

105、北周武帝宇文邕,公元560年-公元578年在位。

106、北周宣帝宇文赟,公元578年-公元579年在位。

107、北周静帝宇文阐,公元579年-公元581年在位。

108、隋文帝杨坚,公元581年-公元604年在位。

109、隋炀帝杨广,公元604年-公元618年在位。

110、隋恭帝杨侑,公元617年11月-公元618年5月在位。

111、唐高祖李渊,公元618年-公元626年在位。

112、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6年-公元649年在位。

113、唐高宗李治,公元649年-公元683年在位。

114、圣神皇帝武则天,公元684年-公元690年在位。公元690年-公元705年在位。

115、唐中宗李显,公元683年-公元684年在位。公元705年-公元710年在位。

116、唐睿宗李旦,公元684年-公元690年在位。公元710年-公元712年在位。

117、唐玄宗李隆基,公元712年-公元756年在位。

118、唐肃宗李亨,公元756年-公元762年在位。

119、唐代宗李豫,公元762年-公元779年在位。

120、唐德宗李适,公元779年-公元805年在位。

121、唐顺宗李诵,公元805年正月-八月在位。

122、唐宪宗李纯,公元805年-公元820年在位。

123、唐穆宗李恒,公元820年-公元824年在位。

124、唐敬宗李湛,公元824年-公元826年在位。

125、唐文宗李昂,公元826年-公元840年在位。

126、唐武宗李炎,公元840年-公元846年在位。

127、唐宣宗李忱,公元846年-公元859年在位。

128、唐懿宗李漼,公元859年-公元873年在位。

129、唐僖宗李儇,公元873年-公元888年在位。

130、唐邵宗李晔,公元888年-公元904年在位。

131、唐哀帝李柷,公元904年-公元907年在位。

132、后梁太祖朱全忠,公元907年-公元912年在位。

133、后梁末帝朱友瑱,公元913年-公元923年在位。

134、后唐庄宗李存勖,公元923年-公元926年在位。

135、后唐明宗李嗣源,公元926年-公元933年在位。

136、后唐闵帝李从厚,公元933年-公元934年在位。

137、后唐末帝李从珂,公元934年-公元936年在位。

138、后晋高祖石敬瑭,公元936年-公元942年在位。

139、后晋出帝石重贵,公元942年-公元947年在位。

140、后汉高祖刘知远,公元947年-公元948年在位。

141、后汉隐帝刘承祐,公元948年-公元950年在位。

142、后周太祖郭威,公元951年-公元954年在位。

143、后周世宗柴荣,公元954年-公元959年在位。

144、后周恭帝柴宗训,公元959年-公元960年在位。

145、吴太祖杨行密,公元902年-公元905年在位。

146、吴烈祖杨渥,公元905年-公元908年在位。

147、吴高祖杨渭,公元908年-公元920年在位。

148、吴睿帝杨溥,公元920年-公元937年在位。

149、南唐烈祖李昪,公元937年-公元943年在位。

150、南唐元宗李璟,公元943年-公元961年在位。

151、南唐后主李煜,公元961年-公元975年在位。

152、吴越武肃王钱镠,公元907年-公元932年在位。

153、吴越文穆王钱元瓘,公元932年-公元941年在位。

154、吴越忠献王钱弘佐,公元941年-公元947年在位。

155、吴越忠懿王钱红椒,公元948年-公元978年在位。

156、南汉高祖刘岩,公元917年-公元942年在位。

157、南汉中宗刘晟,公元943年-公元958年在位。

158、南汉后主刘鋹,公元958年-公元971年在位。

159、北汉世祖刘旻,公元前951年-公元前954年在位。

160、北汉睿宗刘钧,公元954年-公元968年在位。

161、北汉英武皇帝刘继元,公元968年-公元979年在位。

162、南平武信王高季兴,公元924年-公元928年在位。

163、南平文献王高从海。公元928年-公元948年在位。

164、南平贞懿王高宝融,公元948年-公元960年在位。

165、南平贞安王高保勖,公元960年-公元962年在位。

166、南平德仁王高继冲,公元962年-公元963年在位。

167、前蜀高祖王建,公元907年-公元918年在位。

168、前蜀后主王衍,公元918年-公元925年在位。

169、后蜀高祖孟知祥,公元934年在位。

170、后蜀后主孟昶,公元934年-公元965年在位。

171、楚武穆王马殷,公元927年-公元930年在位。

172、楚衡阳王马希声,公元930年-公元932年在位。

173、闽太祖王审知,公元909年-公元925年在位。

174、闽惠宗王延翰,公元925年公元926年在位。

175、闽太宗王延钧,公元926年-公元935年在位。

176、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年-公元976年在位。

177、宋太宗赵炅,公元976年-公元997年在位。

178、宋真宗赵恒,公元997年-公元1022年在位。

179、宋仁宗赵祯,公元1022年-公元1063年在位。

180、宋英宗赵曙,公元1063年-公元1067年在位。

181、宋神宗赵顼,公元1067年-公元1085年在位。

182、宋哲宗赵煦,公元1085年-公元1100年在位。

183、宋徽宗赵佶,公元1100年-公元1125年在位。

184、宋钦宗赵桓,公元1125年-公元1127年在位。

185、宋高宗赵构,公元1127年-公元1162年在位。

186、宋孝宗赵眘,公元1162年-公元1189年在位。

187、宋光宗赵惇,公元1189年-公元1194年在位。

188、宋宁宗赵扩,公元1194年-公元1224年在位。

189、宋理宗赵昀,公元1224年-公元1264年在位。

190、宋度宗赵禥,公元1264年-公元1274年在位。

191、宋恭帝赵㬎,公元1274年-公元1276年在位。

192、宋端宗赵昰,公元1276年-公元1278年在位。

193、宋末帝赵昺,公元1278年-公元1279年在位。

194、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公元907年-公元926年在位。

195、辽太宗耶律德光,公元927年-公元947年在位。

196、辽世宗耶律阮,公元947年-公元951年在位。

197、辽穆宗耶律璟,公元951年-公元969年在位。

198、辽景宗耶律贤,公元969年-公元982年在位。

199、辽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82年-公元1031年在位。

200、辽兴宗耶律宗真,公元1031年-公元1055年在位。

201、辽道宗耶律洪基,公元1055年-公元1101年在位。

202、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公元1101年-公元1125年在位。

203、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公元1115年-公元1123年在位。

204、金太宗完颜晟,公元1123年-公元1135年在位。

205、金熙宗完颜亶,公元1135年-公元1149年在位。

206、金海陵王完颜亮,公元1149年-公元1161年在位。

207、金世宗完颜雍,公元1161年-公元1189年在位。

208、金章宗完颜璟,公元1189年-公元1208年在位。

209、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公元1208年-公元1213年在位。

210、金宣宗完颜珣,公元1213年-公元1223年在位。

211、金哀宗完颜守绪,公元1223年-公元1234年在位。

212、夏景宗李元昊,公元1032年-公元1048年在位。

213、夏毅宗李谅祚,公元1048年-公元1067年在位。

214、夏惠宗李秉常,公元1067年-公元1086年在位。

215、夏崇宗李乾顺,公元1086年-公元1139年在位。

216、夏仁宗李仁孝,公元1139年-公元1193年在位。

217、夏恒宗李纯祐,公元1193年-公元1206年在位。

218、夏襄宗李安全,公元1206年-公元1211年在位。

219、夏神宗李遵顼,公元1211年-公元1223年在位。

220、夏献宗李德旺,公元1223年-公元1226年在位。

221、夏末帝李睍,公元1226年-公元1227年在位。

222、元太祖铁木真,公元1206年-公元1227年在位。

223、元太宗窝阔台,公元1229年-公元1241年在位。

224、元定宗贵由,公元1246年-公元1248年在位。

225、元宪宗蒙哥,公元1251年-公元1259年在位。

226、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60年-公元1294年在位。

227、元成宗铁穆耳,公元1294年-公元1307年在位。

228、元武宗海山,公元1307年-公元1311年在位。

229、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公元1311年-公元1320年在位。

230、元英宗硕德八剌,公元1320年-公元1323年在位。

231、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公元1323年-公元1328年在位。

232、元天顺帝阿速吉八,公元1328年九月-十月在位。

233、元明宗和世㻋,公元1329年正月-八月在位。

234、元文宗图贴睦尔,公元1328年九月-公元1329年正月,公元1329年八月-公元1332年在位。

235、元宁宗懿璘质班,公元1332年十月-十一月在位。

236、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公元1333年-公元1368年在位。

237、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公元1398年在位。

238、明惠帝朱允炆,公元1398年-公元1402年在位。

239、明成祖朱棣,公元1402年-公元1424年在位。

240、明仁宗朱高炽,公元1424年-公元1425年在位。

241、明宣宗朱瞻基,公元1425年-公元1435年在位。

242、明英宗朱祁镇,公元1435年-公元1449年,公元1457年-公元1464年在位。

243、明代宗朱祁钰,公元1449年-公元1457年在位。

244、明宪宗朱见深,公元1464年-公元1487年在位。

245、明孝宗朱佑樘,公元1487年-公元1505年在位。

246、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在位。

247、明世宗朱厚熜,公元1521年-公元1566年在位。

248、明穆宗朱载垕,公元1566年-公元1572年在位。

249、明神宗朱翊钧,公元1563年-公元1620年在位。

250、明光宗朱常洛,公元1620年八月在位。

251、明熹宗朱由校,公元1620年-公元1627年在位。

252、明思宗朱由检,公元1627年-公元1644年在位。

253、清太祖努尔哈赤,公元1616年-公元1626年在位。

254、清太宗皇太极,公元1626年-公元1643年在位。

255、清世祖福临,公元1643年-公元1661年在位。

256、清圣祖玄烨,公元1661年-公元1722年在位。

257、清世宗胤禛,公元1722年-公元1735年在位。

258、清高宗弘历,公元1735年-公元1795年在位。

259、清仁宗颙琰,公元1796年-公元1820年在位。

260、清宣宗旻宁,公元1820年-公元1850年在位。

261、清文宗奕詝,公元1850年-公元1861年在位。

262、清穆宗载淳,公元1861年-公元1874年在位。

263、清德宗载湉,公元1874年-公元1908年在位。

264、清宣统帝溥仪,公元1908年-公元1911年在位。

中国帝王的特点

1、皇权至上:中国的帝王拥有绝对的权威,被认为是“天命之子”,统治权来自上天的神圣授予。这种神权观念使帝王成为国家的象征和统治者。

2、帝位继承:帝王位的继承通常是通过家族血统传承,即皇帝的儿子继承皇位。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中国封建社会末期。

3、奉行儒家思想:中国帝王多数时期奉行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仁爱、治理和忠诚,影响了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

4、封建制度:中国历史上的帝王采用了封建制度,将国家划分为多个封建领地,分封给贵族和军事将领,以维护统治和管理国家事务。

5、对文化的重视:中国的帝王往往非常重视文化和教育,支持文学、艺术和哲学的繁荣发展,鼓励学者的活动。

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皇帝

北齐王朝奠基者——高欢&娄昭君 生育四位皇帝和两位皇后的传奇伉俪

北魏孝明帝 (元诩,孝文帝元宏之孙——作者注) 初年,代郡平城,娄氏家族的三女儿娄昭君,已届出嫁之龄。娄家为鲜卑贵族,本姓匹娄氏,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时,于公元496年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匹娄氏因此改姓为娄氏。娄昭君的祖父娄提,曾被封为北魏真定郡侯,娄昭君自幼聪慧,颇具贤名,引得不少高门大族纷纷上门,为自家子弟提亲。可出人意料的是,这些求亲者,均未能入得娄昭君的法眼。

一日,娄昭君路过城门,恰逢城墙上一名兵士正在巡逻,这名看上去十分普通的兵士,引起了娄昭君的注意。一番相看后,她笃定此人未来必将大贵,是堪与自己匹配的夫君,于是派身边侍婢前去打听此人的情况。

此人名唤高欢,公元496年出生,年长娄昭君五岁,虽为汉族,但世代居于北地,生活习俗早已鲜卑化。高欢的六世祖高隐,曾为东晋太守,五世祖高庆、高祖父高泰、曾祖父高湖三代,十六国时期仕于后燕,均得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重用,高庆任司空,高泰任吏部尚书,高湖任散骑常侍。慕容垂之子慕容宝即位后,又加封高湖为征虏将军、燕郡太守。后来高湖见后燕日益衰败混乱,遂于公元398年率部投奔北魏。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十分器重高湖,赐爵东阿侯,加授右将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令高湖为宁西将军、凉州镇都大将。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后,高湖的第三个儿子高谧,以功臣之子的身份被征召入宫,官拜秘书郎,常为献文帝讲学,后被封为御史,但后来因犯法,被流放至怀朔镇 (北魏王朝在北方边境兴筑的六镇之一——作者注) ,公元472年去世。其子高树生,曾于公元492年跟随阳平王元颐,讨伐北方汗国柔然,官拜镇远将军。虽说曾谋得一官半职,但高树生平生喜好广结英豪,不善打理产业,到长子高欢出生时,家中早已败落。高欢出生后不久,母亲韩期姬病逝,高欢由姐姐高娄斤和姐夫尉景抚养成人。

虽说祖上也曾历代为官,但此时的高欢,只是一个破落户子弟,家业凋敝,生活艰难,遑论前程。可娄昭君对此全不介意,她认定高欢有过人之才,如今只是暂时落魄,眼下朝局动荡,大争之世很快就会到来,高欢如得强援,他日必将一飞冲天。打定主意后,她令心腹侍婢向高欢转达了自己的心意,并多次让侍婢将自己的私财送给高欢,作为高欢迎娶自己的聘礼。

在娄昭君的策划下,高欢择一吉日,登门提亲。高欢的到来,令娄家父母颇为震惊,娄家共有三个女儿,长女娄信相、次女娄黑女分别嫁与官宦子弟段荣、窦泰,均是门户相当之家,如今这个最小的女儿,却偏要下嫁给一个贫寒之人,实在令他们难以接受。不过,娄家父母还算开明,虽然对高欢的家境很不满意,却也并未做出棒打鸳鸯之举,在娄昭君的一再坚持下,他们最终还是默认了这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

二人成婚后,依靠娄昭君的嫁妆,高欢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他的人生自此开挂。凭借娄昭君从娘家带来的资财和马匹,高欢在边镇队伍中当上了队主,得以结交各路豪杰人物,为日后开创北齐王朝奠定了坚实基础。二人共育有六子二女,其中四个儿子先后君临天下,两个女儿均为北魏皇后,堪称传奇,纵观前朝后世,无人可与比肩。

经过数年的征战后,高欢兼并攻灭多路豪强,将一干英才聚于麾下,实力愈发雄厚。公元532年四月,高欢废黜北魏节闵帝元恭 (孝文帝元宏之侄——作者注) ,另立宗室元修 (孝文帝元宏之孙——作者注) 为帝,是为北魏末代皇帝孝武帝。孝武帝登基后,封高欢为神武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册立高欢与娄昭君所生长女为皇后,作为对高欢拥立自己登基的政治回报。

虽然身为九五之尊,但孝武帝的好景并不长久,他不甘心一直受高欢摆布,暗中培植亲信党羽,意图摆脱傀儡皇帝的身份。公元534年五月,孝武帝欲起兵,对抗驻扎于晋阳的高欢,未能成功,高欢很快自晋阳挥师南下,七月逼近洛阳。孝武帝惊惧不已,又无计可施,只得带领少数心腹前往长安,投奔骠骑大将军、关西大都督宇文泰。

西迁长安之后,年轻的孝武帝很快意识到,自己欲借宇文泰之力与高欢抗衡的想法,实在过于天真。身为当时手握重兵、追随者甚众的权臣,宇文泰与高欢并无二致,他将孝武帝迎至长安,目的无非是效法高欢之前的行径,挟天子以令诸侯。孝武帝刚出狼穴,又入虎口,眼睁睁看着朝政被宇文泰把持,心中愈发不悦,与宇文泰渐生嫌隙,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同年十月,高欢于洛阳另立年仅十岁的宗室元善见 (孝文帝元宏曾孙,孝武帝元修堂侄——作者注) 为帝,是为孝静帝,三日后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十二月,宇文泰毒杀孝武帝,另立宗室元宝炬 (孝文帝元宏之孙,孝武帝元修堂兄——作者注) 为帝,是为文帝,史称西魏。北魏自此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高欢与宇文泰各自把持朝政,威权凌驾于天子之上,分别成为后来北齐与北周政权的奠基者。

公元540年,孝静帝册立高欢与娄昭君所生次女为皇后,而早在公元532年,高欢与娄昭君的长子高澄,便已娶孝静帝之姐——冯翊公主元仲华为妻。在已经手握重权的形势下,锦上添花的儿女婚姻,为高欢掌控东魏政权又提供了一重有力保障。

拥立孝静帝后,一直心怀平定关陇之志的高欢,开始了与宿敌宇文泰的长期鏖战。自公元535年至546年的十余年间,二人各自统帅军队,先后展开五次大战,互有胜负。多年的军旅生涯,严重损害了高欢的健康,倾举国之力攻伐西魏多年,却终不得下之,更是令他忧愤成疾。公元547年正月,一代枭雄高欢病逝于晋阳,终年五十一岁;八月,葬于义平陵。

高欢去世后,长子高澄继承了父亲的政治遗产,都督中外诸军事,继续把持东魏朝政。身为嫡长子的高澄,自幼便被高欢作为继承人培养,少年老成,十几岁时便已参与军国要务策划,胆略超群。公元549年四月,孝静帝下诏,拜高澄为相国,并封齐王,享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之殊礼。身为人臣的高澄,此时权力已臻顶峰,他认为时机业已成熟,遂与亲信密商,计划取元氏政权而代之。遗憾的是,天妒英才,同年八月,高澄被府中厨子刺杀身亡,年仅二十八岁。

高澄遇刺身亡后,之前一直韬光养晦的二弟高洋,临危不乱,镇静从容,迅速稳定了局面。公元550年正月,高洋进位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三月,晋封齐王;五月,在高洋的威逼下,孝静帝被迫禅位,昙花一现的东魏王朝至此灭亡。高洋登基称帝,是为文宣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高洋即位后,追尊父亲高欢为献武帝 (后改尊为神武帝——作者注) ,长兄高澄为文襄帝,尊母亲娄昭君为太后。

高洋即位初期,励精图治,推行改革,南征北伐,使北齐国力达到鼎盛,后期却走向荒淫暴虐,沉溺酒色,甚至于酒醉时摔伤母亲娄昭君。嗜酒彻底摧毁了他的身体,公元559年十月,高洋暴亡,年仅三十三岁,传位于嫡长子高殷。不过,娄昭君对孙子高殷为帝一事并不满意,她更属意于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常山王高演。在娄昭君的支持下,公元560年三月,高演发动兵变,将高殷身边的心腹重臣一举铲除,高殷被迫下诏,以高演为大丞相,处置一切军政要务;八月,娄昭君下诏,废高殷为济南王,立高演为帝,是为孝昭帝。高演即位后,复尊母亲娄昭君为太后,勤于政事,任用贤能,北征蛮族,文治武功兼盛,朝野一片清明之象。

公元561年秋,高演派人将高殷秘密杀害,以绝后患。对高殷痛下杀手后,高演却又觉得心中愧疚,神志逐渐错乱。在不久之后的一次出行中,高演的马突然受惊,将他摔下,折断肋骨,自此一病不起。高演称帝后,本已立嫡子高百年为太子,此时他自觉时日无多,想起自己当时欺负侄子高殷年幼、趁机篡夺帝位的往事,不免心惊肉跳,自己的三个同母弟弟,四弟襄城王高淯于公元551年早逝,年仅十五岁,六弟博陵王高济年方十九,不足为虑,唯有五弟长广王高湛,年富力强,手握大权,且母亲娄昭君仍然健在,儿子高百年年仅五岁,如果自己执意传位于子,难免不会重蹈覆辙。公元561年十一月,高演溘然长逝,年仅二十六岁,留下遗诏,传位于五弟高湛,以求保得儿子日后平安无事。遗憾的是,高演的一片苦心,最终化为泡影,三年后,高百年被高湛杀害。

高演去世后,高湛即位,是为武成帝。次年正月,立嫡长子高纬为太子;四月,太后娄昭君病逝,享年六十一岁;五月九日,与高欢合葬于义平陵,谥号武明皇后。高湛在位期间,宠信奸佞,导致朝政混乱,社会动荡,国势日益衰败。公元565年四月,他索性传位于太子高纬,自号太上皇帝。公元569年一月,高湛病逝,年仅三十二岁。高湛去世后,娄昭君幼子博陵王高济心有所动,曾有"计次第亦应到我"的怨言,高纬得知后,派人秘密将其杀害,终年二十七岁。

后主高纬,荒淫无道甚于其父,即位后终日行乐,任由一干佞幸之臣把持朝政。八年后,北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泰第四子——作者注) 攻下邺城,高纬被俘,后被赐死,北齐自此灭亡,享国仅二十八年,成为中国古代史中的短命王朝之一。

北魏末年,社会动荡,豪杰辈出,群雄逐鹿,高欢出身闾里,娄昭君慧眼识才,夫妻二人于乱世中勠力同心,为日后北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惜哉诸嫡子才具远逊乃父,难以担当守成大任,且均年寿难永,无福得享天年,廿年间凋零殆尽;娄昭君晚年私心过重,罔顾宗法正统,厚子薄孙,在她的主导下,帝位更迭频繁,间接导致北齐王朝很快走向灭亡。

长按下图,关注白话微历史。

点击公众号首页下方“往期精彩”,阅读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转发朋友圈,留言多多指教。

节闵帝元恭

节闵帝元恭 

元恭,字修业,是魏孝文帝弟广陵王元羽的儿子,宣武帝时袭爵为广陵王。孝明帝正光年间,元叉专权,元恭深为不满,因而称病佯哑不语,住在洛阳城外的龙华寺,不参预政事。龙华寺在洛水南岸,四周果林茂盛。元恭默对春花秋实,转眼过了六、七个年头。永安年间,有人向孝庄帝说元恭是佯哑不语,其实怀有篡夺皇位的不轨图谋。元恭惧祸逃遁到上洛山中,但不久即被地方官执送回洛阳,并被拘禁多日。孝庄帝也怀疑元恭是诈为喑哑,便派人深夜盗掠元恭的衣物,又拔刀剑摆出要杀他的架式,元恭仍不言语。孝庄帝因此相信元恭是真的成了哑人,也就释放了他。

建明元年(530)十二月,尔朱兆攻陷洛阳,孝庄帝被擒杀。此时元恭佯哑遁世已经八年,但舆论却颂扬他潜默晦身,有过人的器量,有天子之气等等。尔朱氏集团攻占洛阳后,便嫌元晔在魏宗室血统中本枝疏远,因而欲废元晔,更立元恭为皇帝,以虚应人望所推。但尔朱世隆等又担心元恭真的已经哑了,便派人向元恭转述要奉他为皇帝的意图,并胁迫他开口表态。佯哑多年的元恭巧借孔夫子的话说道: “天何言哉!” 以此表明自己并没有真哑,对于让自己做皇帝也没什么意见。次年二月,尔朱世隆等便废元晔,立元恭,改建明二年为普泰元年。

元恭即位改元,依照惯例要大赦。黄门侍郎邢子才起草赦文,文中有慑于尔朱氏权势而述及的尔朱荣如何有功于国、却遭孝庄帝枉杀的话,元恭很反感,他说:“孝庄帝手翦强臣,这并不是枉杀无辜。只是他运气不好,所以也遭逢了曹魏高贵乡公为乱臣所弑一样的命运。”元恭对尔朱氏擅权不满,有时,他当着尔朱世隆在场而故意说: “尔朱荣贪天之功以为己力,罪也该死。”等等。但元恭除了发发愤恨之外,也实在无力改变北魏实权完全为尔朱氏所操纵的局面。尔朱世隆专擅朝政,事无大小,都须由他处理。元恭只能拱己南面而已。当然,元恭有时也可以作主发布一些无关政要的诏令。有一次,他对宫廷御苑中的鸟兽的境遇忽发感慨,于是下诏说:“禽兽被囚于牢笼,违背了它们的天性,还是把他们放回山林去吧。”

尔朱家族是一群野蛮的暴徒,他们割剥四海,各自专恣,所在皆以贪虐为能事。尔朱世隆、尔朱彦伯在朝专权,尔朱兆奄有并州 (治晋阳)、汾州 (治兹氏城,今山西汾阳),尔朱天光专制关中,尔朱仲远擅命徐州(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兖州(治瑕丘,今山东兖州)。尔朱仲远常以谋反为罪名,任意抄没大宗富族的家口财物。他的部将的妻子只要是姿色妍美的都要遭到他的淫辱。他还迫令民家凡有死去的男子必须投尸于河流,被投于河的死者不可胜数。山东一带人民怨愤地把他比为 “豺狼”。

曾举行六镇起义、河北起义的三州六镇兵民,在河北起义失败后,被迫迁徙到山西一带的人数仍有一、二十万。这些流民深受尔朱氏集团凌虐,又因山西地区连年霜旱,他们的生活非常困苦,因而仍不断有人举行武装反抗。尔朱兆与部将晋州刺史高欢商量对策,高欢对尔朱兆说:“这么多流民,总不能将他们全都杀了,恰当的办法是选择可靠的人来统率他们。”尔朱兆同意高欢的意见,就让高欢统领流民。高欢是鲜卑化的汉人,曾是葛荣部属。他统率鲜卑流民,将流民编成军队组织,争取了流民的信赖。随后,高欢又请求尔朱兆让他率流民去太行山以东地区就食,说是先使他们获得温饱,然后再安置他们。尔朱兆的幕僚提醒尔朱兆不要把三州六镇兵民交给高欢指挥,否则就如借蛟龙以云雨,必将形成一股不可驾御的力量。尔朱兆不听劝告,仍然同意了高欢的要求。高欢掌握了一支流民队伍,便密图依靠这支力量倒戈与尔朱氏相对抗。

高欢在太行山以东河北地区又得到当地豪门大族的支持,便与尔朱氏决裂。普泰元年十月,高欢拥立元朗为皇帝。年号中兴。高欢自任丞相、大将军等职。中兴二年(532) 闰三月,高欢在韩陵 (今河南安阳境) 大破尔朱氏联军。尔朱兆逃还晋阳,尔朱仲远逃奔滑台(今河南滑县),尔朱天光与尔朱度律逃往洛阳。尔朱氏部属大都督斛斯椿等从前线败还洛阳后,率部背叛尔朱氏,杀尔朱世隆、、尔朱彦伯及其党羽,将尔朱天光及尔朱度律执送高欢。尔朱仲远在徐、兖一带已站不稳脚跟,只好投奔南梁去了。关中尔朱氏部将贺拔岳和侯莫陈悦也擒拿了尔朱天光的弟弟尔朱显寿。至此,除了在晋阳苟延残喘的尔朱兆外,尔朱氏势力已被除灭。四月,高欢进入洛阳。元恭被废后囚禁于崇训佛寺。面对青灯古佛,想起命运多变,元恭不胜感慨,乃赋诗一首: “朱门久可患,紫极非情玩。颠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换。时运正如此,唯有修真观。”这位被废黜的皇帝虽然又一次打算面壁修行,却还是成不了正果,仅仅过了一个月,他就被毒死于门下外省,时年35岁。历史上称他为前废帝,又称节闵帝。

北魏孝武帝元修算昏君吗?怎么评价呢?

一、元脩是史上出了名的昏庸无道、愚蠢至极 ,最窝囊的傀儡皇帝。

二、北魏历史简况

公元四世纪初,鲜卑族拓跋部在今山西北部、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拓跋珪于386年重建代国,称王。旋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也叫后魏、元魏、拓跋魏。398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改号称帝。逐步吞并后燕、夏、北燕、后凉,439年统一北方,与南朝对峙。

493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姓元为元宏。

其时北魏疆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北至辽西,南境扩展至秦岭、淮河,进一步跨有淮南之地。

(范文澜《中国通史》以下简称《中国通史》)载:“魏孝文帝死后,魏国进入了内乱时期。四九九年,魏宣武帝继位。他宠任奸佞,国政大坏。"

"五一五年,魏孝明帝继位。胡太后擅权,荒淫残虐,无恶不作。

五二八年,魏孝明帝怨胡太后揽权,密令尔朱荣率兵来洛阳胁迫胡太后。…胡太后杀死魏孝明帝。尔朱荣立长乐王元子攸为魏帝(魏孝庄帝),举兵攻洛阳,杀胡太后,召魏百官二千余人齐集淘渚…下令全部杀死。尔朱荣入洛阳,魏朝百官除了一些残余旧人,其余都由尔朱荣部属任职,元氏的魏朝实际上已经灭亡了。”

五三0年尔朱荣杀死不甘当傀儡皇帝的魏孝庄帝。

这时鲜卑化的汉人高欢势力崛起“从此成为鲜卑流民汉大姓联合势力的领袖。高欢立元朗为魏帝(魏后废帝),与尔朱氏所立魏前废帝对抗。”《中国通史》

后尔朱氏势力被消灭。《中国通史》载:“高欢入洛阳,取消前后两个废帝的称号,立元脩为魏帝(魏孝武帝)。魏国的政权,从尔朱氏转到高欢手里,高欢自居晋阳,控制洛阳的魏朝廷。”

此时另一个权臣北魏将领鲜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占有关西。

《中国通史》载:“魏孝武帝被高欢胁迫,五三四年,逃出洛阳,投奔宇文泰。高欢立元善见为魏帝(魏孝静帝)。从此魏分为东西两国。”即东魏、西魏。

《中国通史》:“五三五年,宇文泰杀魏孝武帝,立元宝炬为魏帝(魏文帝),宇文泰完全控制了魏朝廷。”

北魏分裂后,东魏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

从拓跋珪建魏,至557年初西魏亡,共历17帝,享国171年。

三、元脩其人

元脩,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孙,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

他初封为汝阳县公、任通直散骑侍郎、中书侍郎等。后来又为镇东将军、宗正卿。530年封为平阳王。普泰初年,转任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兼为尚书右仆射,后又改加侍中、尚书左仆射。

河阴之变后政局一片混乱,诸王大多各自逃亡,元脩匿居田舍。

中兴二年(532)权臣高欢击败尔朱氏,终于掌握了北魏实权,随后废掉了节闵帝元恭(北魏第12位皇帝),就在高欢废掉节闵帝的同一天,高欢所拥立的傀儡皇帝元朗(北魏第13位皇帝),主动退位,于是高欢就拥立元脩为帝,即孝武帝。

四、昏庸无道 命运多舛

元脩即位后,先是屠戮宗室,自残骨肉。其先后将宗室三十五岁元恭、二十岁元朗,(史称前后废帝)分别逼令自尽或毒毙,既而又将东海王元晔,汝南王元悦,一并加害。

权臣高欢为了牢牢控制住元脩,将自己的长女嫁给元脩。但是夫妻毫无感情可言。元脩与三个从姊妹姘居,其中,他最宠爱的是公主元明月。

534年元脩与高欢闹崩,其趁高欢带兵从晋阳南下之际,率众入关中投奔宇文泰。

同年,高欢以元脩弃国逃跑为由,遥废其帝号,另立年十一岁的元善见为帝,后迁都邺。

元脩自以为既然宇文泰接纳了他,就能得到宇文泰的拥护,做个名正言顺,掌握实权的皇帝。但是他的幻想很快就破灭了。宇文泰和高欢两个权臣是一丘之貉,他们都是想通过控制傀儡皇帝来达到目的。此时元脩发现,整个偏安的北魏朝廷基本都是宇文泰的部下,他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傀儡皇帝。

535年,元脩与宇文泰矛盾激化,宇文泰以元脩淫及从姊妹,渎伦伤化为由,把元明月和元脩杀毙,改立元宝炬为帝。

结束语:孝武帝元脩命运多舛,其昏庸无道,愚而多疑且荒淫无耻,性颇渔色。他弃权臣高欢,西入关中投另一权臣宇文泰,是逃出狼窝又入虎口,就如避汤入火,自寻死路。他在位不满三年,年仅二十五岁,就被宇文毒毙,其悲惨命运竟被权臣玩弄于股掌之间。元脩死后,宇文泰下令将其棺殓移于草堂佛寺,十余年后才得正式落葬。

西魏上谥号为孝武皇帝,庙号显宗。东魏则称他为出帝。

元脩的祖父是鼎鼎大名的改革者、青史留名之北魏孝文帝元宏,未曾想仁厚英敏、文武双全之英雄爷爷竟有一个如此白痴不堪之孙子!

元脩徒为二雄之傀儡,虽心有不甘,但凭借其愚蠢拙劣的表现,如若史上排名谁是最昏庸无道、愚蠢至极,最窝囊的傀儡皇帝,元脩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北魏节闵帝元恭墓现洛阳,出土拜占庭金币

导读:经过近7个月的努力,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完成了对一座北魏大墓的考古发掘工作。这座位于邙山北魏帝陵区的大墓总长约58.9米;墓室长19.2米,宽12米,深8.1米,其墓葬形制和规模应为帝陵级别,初步推测墓主人为北魏节闵帝元恭。尤为引人瞩目的是,该墓葬虽被多次盗掘,还是出土了拜占庭金币一枚,这充分说明当时洛阳与西方交往频繁,为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再添力证。

1、探访

形制和规模

与北魏宣武帝景陵不相上下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这座位于衡山北路张岭村东南方的北魏大墓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对该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

走进墓葬区,立刻被该墓葬庞大的规模所震撼——墓葬的土圹平面呈“甲”字形,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4部分组成,墓道朝南,墓葬总长约58.9米,其中墓道长39.7米,宽2.9米;墓室长19.2米,宽12米,深8.1米。

负责现场考古发掘工作的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汉魏研究室博士刘斌介绍,去年7月,他们就进驻该考古工地,开始考古发掘工作。今年1月,他们对该墓葬的考古发掘田野工作基本结束。为了寻找该墓葬的封土及可能存在的陵园建筑遗迹,他们还对墓葬周边的区域进行了调查钻探,但并无所获。

“墓葬为长斜坡墓道、前后甬道、单方室砖券墓,这是北魏时期的墓葬所特有的墓葬形制。”刘斌说,该墓葬的形制级别之高、规模之大,与附近的北魏宣武帝景陵等帝陵不相上下。

如此大规模的墓葬是如何建造的呢?“墓葬采用方坑明券的方式建造。”刘斌说,建造该墓葬时,首先要开挖一个明坑,然后用砖石券建墓葬,建造完成后再填土覆盖。

他的这一说法,被在墓室里发现的9个圆形柱坑所证实。在这9个柱坑中,中间的1个柱坑呈方形,周围的8个柱坑呈圆形。“这些柱坑应为搭建‘脚手架’而用,待穹隆顶砌成后再拆除。”刘斌说。

2、近观

壁桩、石质构件、壁画,处处透露帝陵“气质”

站在墓葬高处,往下会看到墓道壁上有13个(西壁6个、东壁7个)凹进去的“柱形坑”。“这些坑我们也是第一次在考古工作中遇到,我们将它称为‘壁桩’。”刘斌说,该墓葬的形制级别之高、规模之大,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建成的,在建造的过程中很可能发生过坍塌。为了修补坍塌的部分,造墓人员便打了一些树桩,再用土将坍塌的部分填实。

沿着长长的墓道和甬道下到墓室,地面上散落着大量的壁画残块,而靠近墓室的地方更多。“这些壁画残块说明这里原本有壁画存在。”刘斌说,壁画残块颜色以满红色为主,极少数残块上有红、黑两色线条,未发现类似瑞兽、人物、动物的线条,推测这些壁画原来可能以云气纹图案为主。

在墓室里还残留有石门残件和石块残块等石质构件,在墓葬主室后部还发现一段由石块垒砌的墙,很可能为“石墙基”,即墓室的墙基。

在其中的一块石质构件上,有一个呈倒三角形的凹槽,很是奇特。刘斌认为,这个凹槽应该是用来连接石块的,只要将一块形状与之相同的“腰铁”嵌入凹槽,就能将两个石块牢牢地固定在一起。

另外,在墓室周围的土层中,还散布有一些小石块、石板。“这说明在修建墓葬时用了很多石材,且为现场加工制作,小石块正是加工后的废料。”刘斌说。

由于北魏墓葬一般极少用石,这些石质构件的发现也印证了该墓葬的等级之高。

3、发现

出土拜占庭金币一枚,充分说明当时洛阳与西方交往频繁,为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再添力证

刘斌说,该墓葬曾被多次盗掘,出土的遗物虽比较丰富,但大多残损较为严重,很少能见到完整的器物。

据介绍,这些出土的器物主要为陶器、瓷器、铜器等,还有一些陶俑、模型等残块。其中,陶器有陶案、陶杯、陶碗、陶盒、陶灯、陶盘等,种类较多,制作精致,且陶盘、陶案的样式较为少见;瓷器有青瓷龙柄鸡首壶、青瓷碗两种;俑头均为小冠文官俑,彩绘,造型优美,可与永宁寺出土的俑头媲美。

刘斌说,从墓葬中出土的陶盏、陶砚以及青瓷器,与从北魏宣武帝景陵中出土的同类器物的式样及质地都有一致性。此外,陶俑的样式也同元邵墓以及在永宁寺发现的陶俑风格相同,据此推断,它们的年代应比较接近。

在从该墓葬出土的所有文物中,有一枚金币的意义最为重要——这是一枚拜占庭金币,是我国到目前为止为数不多的通过正规考古发掘出土的拜占庭金币。

这枚金币上有阿纳斯塔修斯一世的头像。据了解,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金币,一般铸造于公元491年至518年。同时,墓葬内出土的陶俑均采用前后合模的方法制作,这种制作方法多见于北魏孝昌年间以后。据此推测,该墓葬的年代应为北魏孝昌年间至北魏末,即公元525年至534年。

更为重要的是,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金币的发现,说明早在北魏时期洛阳与西方的交流就比较频繁,这为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再添力证。

4、推测

根据墓葬的形制和规模,墓主人应为北魏节闵帝元恭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北魏时期帝陵以外的墓葬规模以四五平方米居多,墓道宽度多为1米至1.5米,元V墓和元怿墓的墓室虽然稍大,但在总体规模上与帝陵仍有较大差距。

由于该座北魏大墓位于邙山北魏帝陵区,且其复原形制同宣武帝景陵基本相同,规模也比较接近。因此,它应是一座帝陵级别的墓葬。

那么,这座墓葬的主人是谁呢?“由于在发掘中没有找到文字性的文物,文献也没有相关记载,对墓主人身份的确定比较困难,但经反复查证和比较,这座墓葬的主人应为北魏节闵帝元恭。”刘斌说。

刘斌分析,北魏迁都洛阳后,葬于或死于洛阳的皇帝共有6位。其中,孝文帝长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孝庄帝静陵这四座帝陵的位置已经相对明确。只有长广王元晔和节闵帝元恭的葬处不明。

“由于该墓葬规模较大,建造时间应该比较长,且墓壁还有坍塌后修补的痕迹,墓葬应为事先预置。”刘斌说,元晔在位时间极短,不可能有足够时间预先建造墓葬,基本可以将其排除,只有节闵帝元恭有此可能。

5、保护

墓葬在墓主人下葬后不久遭到严重破坏;为保护该墓葬,将进行保护性回填

该墓葬与预置时相比,规模明显缩小,中间的空隙用夯土填埋。“这说明在墓主人下葬时,对墓葬的形制和规模进行了‘减制’处理。”刘斌说。

考古工作者还在墓室柱洞上部的填土中发现厚度约0.15米的扰乱土,包含壁画残块、青砖碎块、碎陶片等,这说明墓葬在塌毁之前其底部的铺地石已经被揭取一空,显然是遭到了大规模破坏。另外,在墓道的壁桩中未发现木灰痕迹,说明所用的木柱应该在未腐朽时已被取走。

仅凭打几个盗洞,显然不可能对墓葬造成如此严重的破坏。因此,最大的可能是遭到了“报复性”破坏,但这一猜测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刘斌表示,考虑到这座墓葬的重要性,他们已初步制订了保护方案,即通过特殊技术进行保护性回填。

北魏节闵帝元恭简介

北魏节闵帝元恭(公元498年D532年),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广陵王元羽之子。

元恭在被尔朱氏集团拥立为帝以前,装聋作哑地度过了8年。据史料记载,公元530年,尔朱兆在废掉元晔后想改立元恭为帝,但又担心他真是哑巴,于是派人向元恭转述他们的意图。装聋作哑多年的元恭听说自己能当皇帝,大喜过望,巧借孔夫子的话说:“天何言哉!”次年,元恭被拥立为帝,尔朱氏掌握了北魏的军政大权。

公元531年,高欢拥立元朗为帝,起兵反对尔朱氏,一年后攻入洛阳,尔朱氏垮台,元恭同时被废,1个月后被毒死,谥号节闵帝,又称广陵王或前废帝。

对于节闵帝元恭,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紫薯百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