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紫薯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白芍甘草汤,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芍药甘草汤的配方

芍药甘草汤的配方

优质回答芍药甘草汤的配方如下:

材料准备:白芍药30克、炙甘草10克、白糖30克、水1000毫升。

1、将甘草、芍药润透切片;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

2、将锅置中火上,煎煮20分钟,滤去渣,在药汁内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芍药特征:

1、花朵:芍药的花朵大而鲜艳,通常直径在5-10厘米左右。花朵有单瓣和重瓣两种类型,单瓣花朵由花瓣组成,而重瓣花朵则由花瓣和雄蕊转变而来。花瓣呈现出各种颜色,如红色、粉色、白色、黄色等,有些品种还具有丰富的花纹和斑点。

2、叶子:芍药的叶子呈羽状复叶,由多个小叶组成。小叶呈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呈深绿色,质地柔软。

3、茎与根:芍药的茎直立,高度约在50—100厘米之间,茎上有粗糙的表面和分枝。芍药的根系发达,根茎肥大,有盘根状。

4、开花时间:芍药通常在春季至夏季开花,花期较短,一般持续几周至一个月左右。

芍药甘草汤活用治痛证

优质回答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的29、30条,主治误汗后伤及阴血而出现的脚挛急不伸之证,药物组成为白芍药、炙甘草各四两。方中白芍酸苦入厥阴,敛阴和营,《本经》谓其:「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炙甘草甘平入太阴,补脾生津,《本经》谓其:「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二者相伍,酸甘化阴,益气和血,养血通痹,缓急止痛,证治要点在于调和肝脾。本方虽简,但如果辨证准确,随证化裁,临证活用,可治多种痉挛性疼痛,对横纹肌的挛急有镇静解痉的作用,对平滑肌脏器痉挛,如胃肠、胆囊、输尿管、子宫、膀胱及血管痉挛等,均有良好的缓解作用。现举验案2则。

验案一:痹证

王某,女,70岁。颈背部疼痛半月余。2009年7月3日初诊。半月前,患者晨起时感到左侧颈部肌肉疼痛,当时认为是落枕,贴止痛膏无效,疼痛逐渐发展至背部,逐日加重,不能转侧,不能伸臂,夜间疼痛尤重。曾去市某医院未查出器质性病变,按软组织损伤治疗,服不少药物,颈痛稍轻,背痛无改善,非常痛苦。

诊见:颈部疼痛强硬不适,背痛较重,左侧尤甚,痛重时心烦、焦虑,不时出虚汗,无口苦咽干,纳差,睡眠差,大便干,2日一行,小便调,舌质暗,舌苔薄黄,脉细涩。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太阴、阳明合病,津血亏虚,经输不利挟瘀。治宜柔筋缓急,升津疏经,方拟芍药甘草汤加味:白芍、炙甘草各45g,葛根30g,3服。日1服,水煎分2次服。

二诊:药后疼痛明显减轻,伸臂也不太痛了,诉颈痛甚时连及头部也痛。上方加川芎30g。患者继服4服,诸症消失。

按:该案患者既有太阳经输不利,又有太阴津血亏虚,还有阳明微热之侯,其颈背部疼痛异常,显系津伤血虚,筋脉失养所致,故以较大剂量之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柔筋缓急止痛。葛根有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之功,《本经》谓其「主……诸痹,起阴气」,加之以升阳生津解肌,加强缓解经脉拘急之力。方虽小,但方证相应,疗效明显。二诊加川芎意在加强活血行气通痹止痛之力,《本经》谓川芎「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能上行头巅,下达血海,外彻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以活血、行气、祛风为功,以通为用,所治之证,总以疼痛为主,不论寒、热、气滞血瘀,血虚挟瘀所致之疼痛,用之皆可加强疗效。

验案二:腰痛

胡某,女,23岁。右侧腰部剧痛3天。2009年11月20日初诊。患者怀孕8个月,因胎位不正,久行膝胸卧位操效果不好而情志郁闷,3天前晨起做操,膝刚着床趴下时,突感右侧腰部疼痛,并逐渐加剧,痛重时恶心呕吐。在某乡卫生院做彩超示:右侧肾盂积水,予以输液治疗无效,求治。

诊见:痛苦病容,阵发性右侧腰部剧痛,口干不苦,心烦,纳差,眠差,二便可,舌质淡嫩,舌苔黄腻水滑,脉弦细滑。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阴、厥阴合病,肝脾失调,血虚水盛。方拟芍药甘草汤加味:白芍、炙甘草、茯苓各30g,白术18g。2服,日1服,水煎分2次服。

二诊:药后腰痛程度减轻,恶心呕吐消失,仍日痛多次。上方将白芍、炙甘草各加至45g,服后症状逐日减轻,又服6服,诸症消失。

按:该案患者因怀孕而阴血不足,水饮内盛,饮阻气机,又加之情志拂郁不舒,气机郁结,诸因致使气血阻滞腰部经脉,筋脉失濡,挛急疼痛,因患者为孕妇,如不尽快止痛,久则易伤胎气,所以,当务之急是柔筋缓急,解痉止痛。故以大剂芍药甘草汤养血敛阴,补中缓急。加茯苓以健脾和中,利水渗湿,「伐肾邪」(《本草纲目》引《别录》)。加白术以补脾益气,「主风寒湿痹……痉」(《本经》),「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本草纲目》引《别录》),方证、药症相应,投之即效。二诊加重白芍、炙甘草之量,主要在于加强其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之功。

体会

笔者辨治急性痛证时,常据证以芍药甘草汤化裁,但笔者体会,芍药甘草汤中芍药、炙甘草二者的药量,须照原方所定之1:1的比例配伍方可疗效明显。按此比例,炙甘草的用量较大,能起到尽快止痛的效应,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缓急止痛小经方——芍药甘草汤

优质回答很多人都有小腿抽筋的经历,一旦发生那个“酸痛”的感觉真的是记忆忧新。小腿抽筋的原因很多,运动后,比如游泳、爬山;受寒;下肢动脉硬化;……。于是乎“腰酸背痛腿抽筋--得补钙”应运而生。殊不知,早在汉代医圣张仲景就发明了芍药甘草汤,治疗这种小腿抽筋的毛病,且疗效神奇。

懂点中医的人都知道,张仲景发明的方子,又叫经方,被奉为经典,芍药甘草汤记载于《伤寒杂病论》,现在看看原文怎么说: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不是学中医的人估计也看不太懂,实际上是说:太阳病患者汗多,小便多,脚痉挛;小便多说明患者正在“失津液”,这种情况就不能再发汗了;但误用发汗中药桂枝,患者失津液的症状会更重,津液就不能到达四肢,手足就会冰冷;此时,患者如果出现口干舌燥,烦躁,呕吐,可以用甘草干姜汤;患者喝了甘草干姜汤,手足暖了,也不呕吐了,可脚还在抽筋怎么办呢?可以用芍药甘草汤,用后脚就能舒缓了。

《建殊录》记载:“云州医生祝求马,年可二十,一日,忽苦跟痛如锥刺,如刀刮,不可触近,众医莫能处方者。有一疡医,以为当有脓,刀辟之,亦无效矣。于是迎先生,诊之,腹皮挛急,按之不弛,为芍药甘草汤饮之,一服,痛即已”。可见,芍药甘草汤真是效如桴鼓。

有如此神奇疗效的芍药甘草汤到底是什么组成呢?说来话短,就只有 芍药 甘草 两位中药,其中芍药多用白芍,甘草多用炙甘草。

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 白芍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平,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者伍用,有酸甘化阴、柔肝止痛的功效,故能解痉止痛。

芍药甘草汤最初是治疗小腿抽筋的方子,随着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芍药甘草汤已经广泛用于各种疼痛、肌肉痉挛等疾病,如肌肉跳动(包括眼皮跳动),睡眠中咬牙磨牙,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腿抽筋)、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等。临床上通过随证加减运用,芍药甘草汤已经不囿于治疗各种疼痛、肌肉痉挛等疾病。

单次芍药用量范围为12~60g,最常用量为30g,其次为15g、20g、12g、25g、60g。单次甘草用量范围为3~30g,常用量为6g、10g、15g。芍药甘草汤中芍药与甘草的常用配比为2:1和1:1。

有少部分人使用芍药甘草汤后会出现头痛,肌肉无力及软瘫多尿、下肢水肿,全身疲惫,腹泻等症状,可停药或到医院就诊。

审稿专家: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潘会君、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中医医院 副主任中药师 邓志军

【药盾公益】 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白芍甘草汤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紫薯百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